[发明专利]用于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的热源降温控制中心和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8758.3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源 采暖末端 降温控制 中低温 相变储能技术 相变储能模块 末端系统 内部循环 平稳运行 侧系统 混水 替代 | ||
用于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的热源降温控制中心,包括热源侧系统(1)、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2),其特征在于,热源降温控制中心包括相变储能模块(3)和内部循环泵(4);采用相变储能技术替代混水中心,增强了对热源的合理利用、并实现末端系统的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的热源降温控制中心和运行方法,采用相变储能技术替代混水中心,增强了对热源的合理利用、并实现末端系统的平稳运行,属于供热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供水温度较低的水循环式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由于供水温度较低(通常为35-50℃之间),与要求较高供水温度(大于60℃)的高温散热器(暖气片)系统相比,中低温系统对综合散热能力的要求更高、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更严格;
2、减少了不必要的热量损失、基本不会导致室内超温,因此能耗较低;
3、更容易营造体感舒适的室内环境,舒适度更好;
4、有利于使用较低品位的热能;
具体的,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主要包括:
1、低温散热器,例如高效率的钢制板式散热器;
2、带强制通风功能的低温散热器,与传统的风机盘管不同的是此类散热器出风比较柔和,舒适度高;
3、低温辐射末端系统,主要形式为地面低温辐射末端,即俗称的“地暖”。
然而,中低温采暖末端系统与热源的匹配一直是一个问题。当热源侧为集中供热或户用壁挂炉时,供水温度至少为60~80℃,甚至更高;为了使得热源与末端更好的匹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混水中心进行降温和调节。如图1所示,由热源侧系统与末端系统之间通过混水中心进行连接。申请号为20161086258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智能温控混水中心”。
现有混水中心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是:
1、混水中心结构比较复杂,控制精度要求越高、混水中心的技术要求也越高;并且当末端负荷发生突变时,混水中心的调节是有滞后的;
2、热源与末端的之间差异性较大、表面上看是实现降温运行的需求,实际上则是实现降温运行的同时要实现热源高功率输出与末端低功率运行的匹配;而通过混水的方式进行调节难以完全满足要求;具体的:
对于集中供热系统中分户改造为低温辐射采暖的情况:混水运行的方式导致热源侧的进回水温差较小,从而影响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对于户用壁挂炉低温辐射采暖系统,壁挂炉通常配置的功率约为24KW,这样的功率设计是为了兼顾生活热水的需求;以100平方米的户型为例,通常热负荷只有4-8KW,因此户用壁挂炉低温辐射采暖系统一直以来存在着严重的“大马拉小车”的现象。
综上所述,混水中心只是解决了末端系统降温运行的问题。而如何让热源侧系统高效运行则超出了混水中心的功能范畴。
另外,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主要用于满足“保障性需求”。其中,业主对室内的末端进行自行改造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业主在进行室内整体装修的时候。这种改造行为说明用户对于末端有较强的个性化需求、并且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改善性需求”。但若不能规范此类改造行为、很容易导致集中供热系统失调、并引发各种问题和邻里纠纷。
地暖是一种舒适性更高、并具有一定节能潜力的末端形式;但是施工质量良莠不齐。因此,虽然用户对于地暖有较高的改造热情,但对于物业公司和供热企业而言其中则蕴涵着很大的管理风险,所以物业公司和供热企业对于此类改造的态度通常是禁止或不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寒地区的地铁车站保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电暖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