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节医疗护理用按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8211.3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5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伸缩杆 按摩装置 旋转盘 测量模块 生物电阻 输入模块 医疗护理 控制器 靠背体 踏脚板 坐垫体 转轴 控制器电性 端部连接 伸缩幅度 信息控制 支撑架 凸块 外壁 枕垫 左端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医疗护理用按摩装置,包括靠背体、支撑架、坐垫体和踏脚板,所述按摩装置在靠背体的内侧设置有旋转盘,且旋转盘的外壁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端部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旋转盘的左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枕垫后设有控制器,坐垫体一侧设有输入模块,踏脚板上设有生物电阻测量模块,输入模块和生物电阻测量模块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幅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节医疗护理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时代的进步,按摩装置是指全身全自动,可以同时对肩部、背部、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脚底等全身八大部位,169个穴位进行保健按摩,而按摩装置区别于局部按摩装置,主要体现在全身全自动状态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按摩。
现有的按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患者的体脂率不同,如果按摩力度一致,不同的患者的按摩感受也有所差异,而现有的按摩装置往往不能根据患者的体脂率对按摩力度进行自动调节。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自动调节医疗护理用按摩装置,具有根据患者的体脂率对按摩力度进行自动调节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调节医疗护理用按摩装置,包括靠背体、支撑架、坐垫体和踏脚板,所述按摩装置在靠背体的内侧设置有旋转盘,且旋转盘的外壁固定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端部连接有第二凸块,所述旋转盘的左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枕垫后设有控制器,坐垫体一侧设有输入模块,踏脚板上设有生物电阻测量模块,输入模块和生物电阻测量模块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幅度。
按摩装置在坐垫体上设有第一压力测量模块,在踏脚板上设有第二压力测量模块,,第一压力测量模块和第二压力测量模块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向控制器发送测得的信号。
踏脚板两侧设有竖直方向的导轨,踏脚板上安装有带动踏脚板在导轨中移动的移动电机,移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靠背体的外壁安装有挡杆,靠背体的外壁与挡杆的右端呈垂直状连接,且挡杆的截面长度为10cm,靠背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的底部活动安置有支撑杆。
靠背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外侧安装有连接体,所述坐垫体活动设置于第一旋转轴的右端外壁,第一旋转轴连接有带动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旋转电机,控制器与旋转电机电性连接,控制旋转电机的运行。
坐垫的内侧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端部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支撑架安装于坐垫体的底端,且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坐垫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旋转轴,且第二旋转轴的底端活动安置有活动体,第二旋转轴连接有带动第二旋转轴旋转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一电动伸缩杆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靠背体的外侧设置有枕垫,枕垫的内部安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四电动伸缩杆,第四电动伸缩杆端部连接有第四凸块,第三凹槽背部连接有带动第三凹槽旋转的第三电机,第四电动伸缩杆和第三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转轴的横向轴线与旋转盘的横向轴线相重合,且旋转盘的截面高度大于靠背体的截面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靠背体的外壁安置有充气包,且充气包的外侧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右端连接有膨胀圈。
膨胀圈表面安装有第四压力测量模块,通气管上安装有通气阀,第四压力测量模块测量人体与膨胀圈接触产生的压力,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控制通气阀的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众善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