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的菌株HCX-01的制备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7500.1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7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李文鹏;陈俊梅;王博文;黄冰纷;赵素雅;牛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棉花 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菌株 hcx 01 制备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的菌株 HCX‑01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Bacillus safensis菌 HCX‑01,是从南阳师范学院棉花试验田中的抗性棉根系土壤菌种中筛选到的芽孢菌菌属,其保藏编号:CCTCC NO.M2018153。本发明提供了HCX‑01菌株用于抑制大丽轮枝菌的应用,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HCX‑01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容易获得和培养,以利于工厂化生产和推广应用。HCX‑01菌的发酵液对大丽轮枝菌孢子悬液处理12h之后的孢子萌发率仅有9.7%,相对于空白的39.6%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本发明利用生物技术有效的降低了棉花大丽轮枝菌对棉花的危害,同时同化学药剂相比避免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植物病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的菌株 HCX-01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素有棉花“癌症”之称,该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种土传性维管束病害,其病原菌存活力强, 菌核在土壤中无寄主情况下可存活10多年之久,病原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 易变异等。此外,大丽轮枝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国外报道可为害38科660种植物,其中农作物184种,杂草153种。我国经鉴定,寄主植物至少20科80种,大田作物包括向日葵、茄子、辣子、番茄、烟草、马铃薯、甜瓜、西瓜、黄瓜、花生、菜豆、绿豆、大豆、芝麻、甜菜等作物。其中棉花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受危害最为严重的农作物之一,棉花黄萎病是是世界性的危险病害,也是中国棉花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并且由于大丽轮枝菌能形成休眠结构的微菌核,其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80℃高温和-30℃低温,故在极端条件下可以形成有较强保护作用的微菌核,当外界环境适合其萌发时又可以形成具有较强感病性的真菌状态。我国每年棉花黄萎病的的发病面积将近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5%~20%,严重年份甚至可以达到50%之多,有些病害严重的种植区域可能会发生绝收的现象。黄萎病不但降低了棉花的产量而且也会降低棉花的纤维品质、种子产量和种子的产油量等,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虽然可以通过传统的轮作、土壤改良及化学防治等途径加以控制棉花黄萎病,但是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其操作性、适应性差效果不是很理想,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化学药物试剂的应用逐步受到限制,除了继续探索低毒,低残留,高选择性的化学农药外,人们更关注开发生防制剂以作为化学农药的补充或替代品。因此,对黄萎病的生防研究自然成为重点和焦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菌株易培养、对大丽轮枝菌的防治效果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益处的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的菌株 HCX-01的制备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菌株为Bacillus safensis菌 HCX-01,是从南阳师范学院棉花试验田中的抗性棉根系土壤菌种中筛选到的芽孢菌菌属,已于2018年04月0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29号武汉大学校内),保藏编号:CCTCC NO.M2018153。其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在LB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饱满,表面湿润光滑,菌苔亮白色;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为杆状细菌、无鞭毛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具有高耐盐、耐紫外线和伽马射线等性质,能产脂肪酶、菊粉酶、β-葡萄糖苷酶等。
HCX-01菌株的分离方法为:取南阳师范学院棉花试验田中的抗性棉根系土壤5g,加入到含有10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与37℃、220rpm摇床中培养12h,于超净工作台中取1mL上清液稀释涂布到LB固体培养基中,与37℃恒温箱培养12 h,然后用接种环挑出不同的单菌落转接于LB固体平板进行纯化用于后续的生物活性测试,由此筛选得到菌株HCX-01。
本发明提供了HCX-01菌株的培养方法:
(1)试管种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