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地下管廊产生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6801.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祥;郭宏;周永明;王艳璐;郑春海;朱克成;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G05B19/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地下 产生 差异 沉降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地下管廊产生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地基处理、铺设垫层、架设模板、铺设钢筋、混凝土浇筑、安装沉降修正系统、注浆修正,当监控装置搜集到的数据达到预设的临界值时,控制装置根据搜集的数据,修正装置对连接处两侧的地下管廊端口施加相应的顶升力或紧拉力以补偿相邻两管段之间的受力差异;当系统出现预警时,以钻孔的方式注向地基薄弱处的地基中注浆,用以增强地基薄弱处的承载能力,使管廊实现均匀沉降。本发明提供的预防地下管廊产生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有效遏制了管廊连接处的差异沉降,减少了大量的后期维护成本,杜绝了因管廊差异沉降而出现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预防地下管廊产生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综合地下管廊建设的陆续开展,但是由于技术并不成熟,导致在工程施工工中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沉降错台的后果最为严重。
沉降错台是由于工程施工时对地基处理的差异或者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的相邻管段之间地基承载力出现不同,而地基承载力的不同则会导致相邻管段的衔接处出现高低差异,当这种高低差异达到防水材料的允许极限,就会使防水材料发生断裂,从而导致渗水或者漏水。甚至,如果在运营期间出现沉降错台,不止会增加大量的后期维护成本,还可能会导致管廊内部各管网、电缆、通讯设备等因沉降而出现移位、破损甚至断裂,以至于发生泄漏、火灾或城市功能受损等严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地下管廊产生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下管廊差异沉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防地下管廊产生差异沉降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地基处理;
铺设垫层;
架设模板;
铺设钢筋;
混凝土浇筑;
安装沉降修正系统,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将沉降修正系统安装到预定位置,所述沉降修正系统包括安装于两个地下管廊的伸缩缝处用于采集信号的监控装置、用于接收指令进行修正沉降差异的修正装置和用于接收所述监控装置采集的信号并向所述修正装置发出指令的控制装置,当监控装置搜集到的数据达到预设的临界值时,控制装置根据搜集的数据,修正装置对连接处两侧的地下管廊端口施加相应的顶升力或紧拉力以补偿相邻两管段之间的受力差异;
注浆修正,当系统出现预警时,以钻孔的方式向地基薄弱处的地基中注浆,用以增强地基薄弱处的承载能力,使管廊实现均匀沉降。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相邻的两个所述地下管廊同一水平面上相对位移变化信号的位移传感器组件和用于采集相邻的两个所述地下管廊的高低位置变化信号的倾角传感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传感器组件包括四个纵向位移传感器组件和一个横向位移传感器组件,四个所述纵向位移传感器组件沿所述伸缩缝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四个所述纵向位移传感器组件横跨所述伸缩缝安装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伸缩缝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横向位移传感器组件的长度方向与伸缩缝长度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纵向位移传感器组件均包括两个分设于所述伸缩缝两侧且与所述伸缩缝平行的滑杆和横跨所述伸缩缝且与两个所述滑杆滑动相连的纵向位移传感器;每个所述滑杆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地下管廊的内壁垂直相连的连接柱;
所述横向位移传感器组件包括两个横跨所述伸缩缝且与所述伸缩缝垂直的滑杆和与所述伸缩缝平行且与两个所述滑杆滑动相连的横向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滑杆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伸缩缝两侧的不同管廊管段通过连接柱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