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0124.3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辰;许春超;赵一甲;喻松;郭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同步 光开关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连续变量 本振光 量子态 同步脉冲信号 系统初始状态 发送端的 反馈控制 脉冲信号 数据调制 探测模块 同步完成 发送端 接收端 灵敏度 探测器 接通 收发 探测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通过使用光开关来实现对本振光信号的控制,完成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数据同步。本发明通过借助光开关来实现系统的数据同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系统初始状态先把光开关接通数据同步探测器,发送端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发送数据同步脉冲信号和数据调制脉冲信号;步骤2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同步完成后,通过反馈控制把本振光接到量子态探测模块,系统继续运行。本发明通过借助光开关来实现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收发两端的数据同步,在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本振光路不引入额外的损耗,且能提高量子态探测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用本振光来实现数据同步的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光开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数据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是当今最热门的领域之一,高速的数据交互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越来越多,信息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广泛用户的重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是基于量子力学发展起来的,经过近几年严格的验证,其所生成的密钥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绝对安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数据交互加密中。
目前学术界正在研究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主要有离散变量量子分发和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两种技术,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需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量子态制备,即把信号功率衰减到量子级别,保证信号隐藏在噪声中。此外,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是一个通信系统,如果接收端要对数据进行准确的采样提取,就要进行收发两端的数据同步来保证接收方能准确提取到系统所需的数据,确保系统能正常运行,保证系统的密钥生成率。
在目前研究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收发两端数据同步大部分是借助信号光来实现,显然,如果用信号光来进行数据同步,因为信号光功率只有量子级别,会经常出现接收端无法识别出数据同步信号,系统两端无法进行同步,也意味着这种方法同步的成功率低;另外还有借助本振光来进行数据同步的,但是目前使用的方法中主要是借助分束器把本振光的一部分拿出去做数据同步,这样就会减小量子态探测中的本振光功率。本振光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是决定着量子态探测效率的因素,若是按照目前用分束器的方法进行数据同步,势必会降低接收端的量子态探测,在同步后也会让极大一部分本振光处于闲置状态。相对于分束器而言,使用光开关更能够充分的利用本振光,通过反馈来控制本振光的切换,可以在数据同步完成后把所有本振光用于与信号光干涉,提高系统的量子态探测的灵敏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借助本振光来实现数据同步的过程中,会导致量子态探测环节本振光功率减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开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数据同步方法。是一种借助光开关来控制本振光的传输路径,进而保证本振光能全部用于量子态探测环节。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主要的步骤如下:
步骤1:系统初始状态先把光开关接通数据同步探测器,发送端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发送数据同步脉冲信号和数据调制脉冲信号;
步骤2: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同步完成后,通过反馈控制把本振光接到量子态探测模块,系统继续运行。
适用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同步序列的生成方法:
发送端生成同步序列信号可以选择不同幅值的脉冲序列,特殊的可以设置成m个“高”-“中”的周期脉冲序列,最终接收端经过探测以后也会得到m个特殊的“高”-“中”组合序列的周期信号,并可以根据此信号来进行系统收发两端数据同步的判决。
适用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光开关模块应放置在发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