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7433.5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溢;王小平;王建锋;章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6 | 分类号: | H02J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电压 无功 协调 优化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级分步协调优化控制方法,以考核点电压合格标识和动态无功储备不足标识作为不同层级触发条件,分别判别启动动态无功储备优先策略电压调节模块和同向微调置换无功调节模块两个层级模块,并在各自模块中分步完成无功增量需求的合理分配;所述动态无功储备优先策略电压调节模块以考核点电压为调节目标,优先安排有利于提高动态无功储备量的无功调整动作,跟随电压目标的同时,兼顾优化动态无功储备量;所述同向微调置换无功调节模块以动态无功储备合格为调节目标,仅安排有利于考核点电压逼近电压目标值方向的无功调整动作,根据当前电压至电压合格边界的距离严格限制调整步长,在满足考核点电压合格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动态无功储备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步骤为:
S1:判断考核点电压是否合格,不合格则进入动态无功储备优先策略电压调节模块;合格则进入S2;
S2:判断动态无功储备是否不足,不足则进入同向微调置换无功调节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考核点电压是否合格的具体方法为:当系统判定考核点电压不在电压合格死区范围内时,判定考核点电压不合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动态无功储备不足的具体方法为: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设置最优工作点和工作点死区,当某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出力处于最优工作点的死区范围外时,判定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需进行无功调优,调优需求量为当前出力至最优工作点距离,调优方向由当前出力指向最优工作点;当站内存在任意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需要调优时,判定该厂站动态无功储备不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无功储备优先策略电压调节模块进行无功增量需求分配的具体方法为:实时判定系统电压调节方向与动态无功储备调优方向的一致性,若二者方向一致,则顺序进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优、风机/逆变器装置调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压三阶段调节,否则,直接进行风机/逆变器装置调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压两阶段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向微调置换无功调节模块,实时判定动态无功储备调优方向是否有利于调节电压趋向于考核点电压目标值,若二者方向一致,则进行动态无功实质置换调节,仅安排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进行无功出力,并自适应计算各动态无功装置出力调整量;若二者方向相反,则进行动态无功辅助置换调节,仅安排风机/逆变器设备出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无功储备优先策略电压调节模块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优阶段,取电压偏离量对应的无功增量需求与全站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优需求量中较小者作为该阶段无功增量分配目标,以各无功补偿装置调优需求量为比例,对无功增量分配目标进行优化分配;在风机/逆变器装置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压阶段,以各装置调压方向的可调容量为比例,对无功增量分配目标进行优化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厂站电压无功协调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向微调置换无功调节模块,取电压调节死区对应的无功增量需求和固定置换步长中较小者作为同向微调置换无功调节阶段无功增量分配目标,在动态无功实质置换调节过程,以各无功补偿装置调优需求量为比例,对无功增量分配目标进行优化分配;在动态无功辅助置换调节过程,以风机/逆变器装置调节方向的可调容量为比例,对无功增量分配目标进行优化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4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