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7385.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丝雨;冯政;左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丝雨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材料 去除 硅灰石 蒙脱石 基础材料 激发材料 陶瓷制品 霉菌 远红外辐射功能 瓷土 碱性环境 磷酸锆 紫砂 制备 生长 激发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它是由基础材料、第一功能材料、第二功能材料以及激发材料构成;所述的基础材料为紫砂或阔土或瓷土,占40%;所述的第一功能材料为蒙脱石,占30%;所述的第二功能材料为硅灰石,占20%;所述的激发材料为氧化皓或磷酸锆,占10%。利用蒙脱石去除黄曲霉菌;利用硅灰石,营造碱性环境,抑制酸性有害霉菌繁衍、生长;利用氧化皓的远红外辐射功能,激发出蒙脱石和硅灰石的抑制、去除霉菌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品,具体涉及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flavus)或称为黄曲菌、黄曲霉、黄曲霉与黄曲霉等,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环境中,它是一种常见的霉菌,在储存的榖类中会造成储存的问题。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病原,会造成肺的曲菌症(Aspergillosis),有时候也会引起角膜、耳与鼻眼框的感染。许多菌种会产生足量的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有致癌性且有剧烈毒性的化合物。黄曲霉菌的孢子是一种过敏原(Allergen)。黄曲霉菌有时候也会造成蚕孵卵所的损害。
目前在市面上,陶瓷容器较多用于盛放食品等,特别是陶瓷容器最利于白酒储存,感染黄曲霉菌,将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能够有效去除黄曲霉菌,利用其制成陶瓷容器能够避免感染黄曲霉菌,对人体造成危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基础材料、第一功能材料、第二功能材料以及激发材料构成;所述的基础材料为紫砂或阔土或瓷土,占40%;所述的第一功能材料为蒙脱石,占30%;所述的第二功能材料为硅灰石,占20%;所述的激发材料为氧化皓或磷酸锆,占10%。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陶瓷制品为密封或半密封的陶瓷器具。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陶瓷制品构成用于器皿的内部涂层的釉料。
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的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选取40%的基础材料、30%的第一功能材料、20%的第二功能材料以及10%的激发材料。
(2)将第一功能材料、第二功能材料、激发材料均匀混合,混合后置阳光爆晒,再混合基础材料,与基础材料均匀搅拌,和水成浆,做成模胚。
(3)将其置于炉内高温烧制,烧制到900-1000度,取出成品。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步骤(1)所述的基础材料为紫砂或阔土或瓷土。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步骤(1)所述的第一功能材料是由蒙脱石磨成粉制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步骤(1)所述的第二功能材料是由硅灰石磨成粉制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步骤(1)所述的激发材料为氧化皓粉末。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步骤(1)所述的激发材料为磷酸锆粉末,与氧化皓相比,安全可靠,功能一样。
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
利用蒙脱石去除黄曲霉菌;利用硅灰石,营造碱性环境,抑制酸性有害霉菌繁衍、生长;利用氧化皓的远红外辐射功能,激发出蒙脱石和硅灰石的抑制、去除霉菌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去除黄曲霉菌的陶瓷制品,它是由40%紫砂、30%蒙脱石、20%硅灰石以及10%氧化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丝雨,未经冯丝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黑胎瓷及其还原焰烧成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曜变建盏及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