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材料和无机粉体的混合改性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16693.0 | 申请日: | 2018-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毅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毅忠 |
| 主分类号: | C08L71/02 | 分类号: | C08L71/02;C08K13/06;C08K9/00;C08K3/08;C08K3/22;C08K5/346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改性 生物材料 纳米颗粒 无机粉体 研磨 材料生物相容性 材料制作工艺 制备生物材料 蛋白质吸收 有机物溶液 检查器械 配比混合 细胞吸收 靶向性 研磨器 质量比 放入 改性 可用 叶酸 植体 坩埚 癌症 康复 诊断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材料和无机粉体的混合改性材料,混合改性材料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检查器械和原料;b:制备生物材料纳米颗粒;c:制成有机物溶液;d:生物材料纳米颗粒混合改性;e:制成混合改性材料,步骤b中,CU粉与NI粉的质量比为4:6,将CU粉与NI粉按配比混合后用研磨器研磨2h,将研磨完成后CU粉与NI粉放入的坩埚中。该一种生物材料和无机粉体的混合改性材料,通过使用聚乙二醇和叶酸对生物材料纳米颗粒进行改性混合改性材料,混合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强,在用于病人植体中不会与人体发生不良反应,能够增加病人康复时间,同时混合改性材料能够减少RES吞噬量与蛋白质吸收,改善特殊细胞吸收其靶向性,可用于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材料和无机粉体的混合改性材料。
背景技术
生物材料(biomaterials)是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又称生物医用材料。生物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中正在发展的多种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领域,其研究内容涉及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医学、药物学等学科,同时还涉及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范畴。生物材料有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有单一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活体细胞或天然组织与无生命的材料结合而成的杂化材料。生物材料本身不是药物,其治疗途径是以与生物机体直接结合和相互作用为基本特征。
但是现有的生物材料在生物体内生物相容性较差,在用为病人植体中,常常会与人体发生不良反应,导致病人恢复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材料和无机粉体的混合改性材料,以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和不能达到的技术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材料和无机粉体的混合改性材料,混合改性材料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检查器械和原料;b:制备生物材料纳米颗粒;c:制成有机物溶液;d:生物材料纳米颗粒混合改性;e:制成混合改性材料。
优选的,步骤b中,CU粉与NI粉的质量比为4:6,将CU粉与NI粉按配比混合后用研磨器研磨2h,将研磨完成后CU粉与NI粉放入的坩埚中,然后加入10g氧化铝,在坩埚中加热至1468℃,然后保温3h,在加热过程中通入微量氮气,在保持湿度环境下,继续研磨5天,制备生物材料纳米颗粒。
优选的,步骤c中,将200g聚乙二醇加热到45℃~55℃,然后将聚乙二醇倒入反应器中,将反应器内部的温度降至50℃~60℃,将100g叶酸倒入反应器中搅拌10~20分钟使其与聚乙二醇均匀混合,制成有机物溶液。
优选的,步骤d中,将生物材料纳米颗粒倒入有机物溶液中,使用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制成混合物,搅拌时间为1~1.5小时,然后将反应器内部温度调至55℃~65℃进行保温,保温时间为5h,完成生物材料纳米颗粒混合改性。
优选的,步骤e中,将步骤d完成后,将混合物取出放入离心器中,启动离心器将液体分离,制成混合改性材料,离心器转速为200-400r/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使用聚乙二醇和叶酸对生物材料纳米颗粒进行改性混合改性材料,混合改性材料生物相容性较强,在用于病人植体中不会与人体发生不良反应,能够增加病人康复时间,同时混合改性材料能够减少RES吞噬量与蛋白质吸收,改善特殊细胞吸收其靶向性,可用于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毅忠,未经韩毅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6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