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密方法及装置、解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449.0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9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G06F21/60;G06F21/32;H04M1/67;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密方法及装置 加密处理 指纹数据 解密 加密 信息安全性 电子设备 对象输入 接收目标 文档数据 显示屏幕 应用程序 预定区域 终端设备 指纹锁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密方法及装置、解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加密方法包括:确定终端设备中待加密处理的资源,其中,上述资源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应用程序、文档数据、显示屏幕;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依据上述指纹数据对上述资源进行加密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屏下指纹锁的加密方法,无法有效保证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加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密方法及装置、解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占比越来越大,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进行聊天及上网等,还可以作为支付、转账及 汇款等的电子媒介。电子设备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需要大量获取并存储用户的 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账号等),如何保证电子设备存储信息的 安全已经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苹果手机为例,在保证信息安全方面,苹果手机从一开始的滑动解锁,发展到 4位数字密码,以及6位数字密码和指纹锁;电子设备指纹锁也渐渐开始从原来的home 键指纹锁发展为屏下指纹锁,通过屏下指纹锁可以获得更加安全的加密方式。但是, 现有的屏下指纹锁加密方法不支持多指纹加密,所设置的加密区域较为局限,信息安 全性依然较低,无法有效保证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方法及装置、解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屏下指纹锁的加密方法,无法有效保证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密方法,包括:确定终端设备中待加密处理的资源,其中,上述资源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应用程序、文档数据、显示屏 幕;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依据上述指纹数据对上述资源进 行加密处理。
进一步地,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用于触发对上述资源进行加密的触发条件;在检测到上述触发条件之后,确定上 述终端设备上的上述多个预定区域。
进一步地,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包括:在上述终端设备上的上述多个预定区域接收上述目标对象输入的多个指纹数据;其中,上述多个预定 区域为上述终端设备上相同或不同的区域;上述多个指纹数据为相同或不同的指纹数 据。
进一步地,依据上述指纹数据对上述资源进行加密处理包括:获取上述多个预定区域接收到上述多个指纹数据的顺序;依据上述多个指纹数据和上述顺序,确定用于 加密的密钥;采用上述密钥对上述资源进行加密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密钥的数量为:其中,count为上述密钥的数量, s为上述指纹数据的数量,为排列组合的计算公式,n为上述预定区域的数量,m 为接收到上述指纹数据的预定区域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解密方法,包括:确定终端设备中待解密处理的资源,其中,上述资源包括如下至少之一:应用程序、文档数据、显示 屏幕;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依据上述指纹数据对上述资源 进行解密处理。
进一步地,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用于触发对上述资源进行解密的触发条件;在检测到上述触发条件之后,确定上 述终端设备上的上述多个预定区域。
进一步地,在多个预定区域接收目标对象输入的指纹数据包括:在上述终端设备上的上述多个预定区域接收上述目标对象输入的多个指纹数据;其中,上述多个预定 区域为上述终端设备上相同或不同的区域;上述多个指纹数据为相同或不同的指纹数 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4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