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及构造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3844.7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思甲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L23/28;C08K13/04;C08K7/06;C08K5/20;C08K5/098;C08K3/22;C08K3/34;H01B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数 电力电缆护套 增强型 构造方式 抗弯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聚氯乙烯树脂 绝缘聚乙烯 芥酸酰胺 强度要求 碳纤维 中硬度 钛辉石 | ||
一种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及构造方式,所述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包括:重量份数为24‑32份的绝缘聚乙烯、重量份数为18‑24份的碳纤维、重量份数为3‑5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重量份数为3‑5份的芥酸酰胺、重量份数为6‑12份的钛辉石粉、重量份数为82‑122份的聚氯乙烯树脂。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硬度(CHRA)不超过12,抗弯强度不超过119MPa的电力电缆护套根本不能达到硬度和抗弯强度要求不低的环境的需求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护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及构造方式。
背景技术
电缆是构建电力系统的基本桥梁,遍布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有些部分地区高寒,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烈,有些地区高温,强降雨,高温度等原因造成护套老化性能快,使用寿命短,容易出现开裂,而且易燃,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具有较大威胁。传统意义上虽然制备出多种电缆护套材料,但仍满足不了在一些特殊地区日益恶劣的环境需求,如何制备一种耐寒性能优异,效果好的电缆护套材料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由此研发出了现在普遍使用的申请号为201410585760.3、申请日为2014.10.28和专利名称为“一种电缆护套材料”的电缆护套材料,利用该电缆护套材料得到的电缆护套在应用中出现了抗破坏能力不足,主要是硬度和抗弯强度非常弱,硬度(CHRA)不超过12,抗弯强度不超过119MPa,此类电力电缆护套根本不能达到硬度和抗弯强度要求不低的环境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及构造方式,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硬度(CHRA)不超过12,抗弯强度不超过119MPa的电力电缆护套根本不能达到硬度和抗弯强度要求不低的环境的需求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及构造方式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所述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包括:重量份数为24-32份的绝缘聚乙烯、重量份数为18-24份的碳纤维、重量份数为3-5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重量份数为3-5份的芥酸酰胺、重量份数为6-12份的钛辉石粉、重量份数为82-122份的聚氯乙烯树脂、重量份数为18-32份的氯化聚乙烯、重量份数为2-8份的三碱式硫酸铅、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硬脂酸钡、重量份数为12-18份的氧化铝微粉、重量份数为4-8份的软质粘土、重量份数为3-7份的氟硅酸钠、重量份数为4-8份的乙二醇、重量份数为6-8份的硬脂酸锌、重量份数为3-5份的三乙醇胺以及重量份数为12-18份的炭黑。
所述增强型电力电缆护套的配料的构造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把重量份数为24-32份的绝缘聚乙烯、重量份数为18-24份的碳纤维、重量份数为3-5份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重量份数为3-5份的芥酸酰胺、重量份数为6-12份的钛辉石粉混合在一起拌匀成混合物一,接着把混合物一经闭式碎化机执行碎化,得到碎化颗粒物一;
步骤b、把重量份数为82-122份的聚氯乙烯树脂、重量份数为18-32份的氯化聚乙烯、重量份数为2-8份的三碱式硫酸铅、重量份数为3-5份的硬脂酸钡、重量份数为12-18份的氧化铝微粉、重量份数为4-8份的软质粘土、重量份数为3-7份的氟硅酸钠、重量份数为4-8份的乙二醇、重量份数为6-8份的硬脂酸锌、重量份数为3-5份的三乙醇胺以及重量份数为12-18份的炭黑混合在一起拌匀成混合物二,接着把拌匀后的混合物二经闭式碎化机执行碎化,得到碎化颗粒物二,把碎化颗粒物一于碎化颗粒物二混合起来拌匀后形成混合物三,把混合物三投入挤出机,之后挤塑包覆在电缆外侧面,制得电缆护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此得到的电力电缆护套抗破坏能力足,硬度和抗弯强度非常强,能够达到硬度和抗弯强度要求不低的环境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思甲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思甲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