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3237.0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8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阔;柳勇;王扬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理 双层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流道加强筋,相邻的流道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热管理介质流道,在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上端面上且位于正、负极的外侧设有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该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与所述热管理介质流道相贯通;锂离子电池本体设于双层壳体内,且正极和负极伸于双层壳体外,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固定连接在双层壳体的外壁上,且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对应与两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相连通。通过热管理介质温度控制系统调控进入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的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速,可有效实现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和电池热管理密不可分。以锂电池为例,电池温度过高会引起电池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池热失控。电池温度过低又会影响电池的充放电和电池容量等。同时,电池组各单体电池温度不均衡将影响整个电池组的容量。
常见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式有液体介质热管理,空气介质热管理,相变材料热管理,热管热管理,或者几种热管理方式的组合等。上述动力电池热管理方式都很少主动改变单体电池的结构来提高电池组热管理效率。
棱柱形单体电池是商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常见形式,随着单体容量增大,其体积也不断变大。这导致单体电池热量不容易管控。常见的在单体电池之间加水冷板,来管理电池温度,其传热效果差,结构复杂,电池能量密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本体,在锂离子电池本体上设有正极和负极,还包括热管理介质入口、热管理介质出口和双层壳体,所述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壁面上设有若干流道加强筋,相邻的流道加强筋之间形成有热管理介质流道,在锂离子电池本体的上端面上且位于正、负极的外侧设有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该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与所述热管理介质流道相贯通;锂离子电池本体设于双层壳体内,且正极和负极伸于双层壳体外,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固定连接在双层壳体的外壁上,且热管理介质入口和热管理介质出口对应与两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壳体采用铝制成。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热管理介质温度控制系统调控进入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的介质温度和介质流速,可有效实现动力电池温度的控制。
2、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结构紧凑,不需要额外增加部件,密封性好。同时,电池热管理热阻小,换热面积大,有效提高电池热管理效率。
3、双层壳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标准化程度高,可大批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热管理双层壳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介质流道结构示意图。
1-热管理介质入口、2-正极、3-负极、4-热管理介质出口、5-双层壳体、6-热管理介质流道、7-流道加强筋、8-热管理介质均散集汇腔、9-锂离子电池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