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0571.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3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曾昌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昌和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吴晓梅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体 骨质疏松 植入装置 植入物 下壁 支壁 椎间植入物 容置空间 植入位置 弹性缝 可植入 下壁面 右侧壁 穿孔 侧壁 上壁 中空 邻近 包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该装置为一中空植入物,具有一上壁、一下壁,及包围连接于该上、下壁周缘之一支壁、一分壁及左、右各一侧壁,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装置于该分壁及相连接之该左、右侧壁上,由该分壁向该支壁之方向,剖设一或多条弹性缝,使得该装置成为具有微动弹性之该中空植入物;该装置可植入至一脊椎体与邻近之另一脊椎体之间,该上、下壁之各一外表面可直接接触其植入位置相对应之该上脊椎体与该下脊椎体,该上、下壁面及左、右之各该侧壁上,各穿设有大于或等于二以上之穿孔。该植入装置克服了现有脊椎体椎间植入物对已经骨质疏松的脊椎体造成的沉陷现象及造成相应脊椎体损坏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脊椎病变,除外伤骨折所造成之伤害外,其余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在于椎间盘退化产生病变、椎间盘老化退化,失去弹性导致因外力压迫产生椎间盘破裂或突出,压迫腰椎脊椎神经根,而产生临床上称之为的坐骨神经病变,包括产生肢体麻痹感或疼痛感。
而因人体老化导致的脊椎骨质疏松问题(Osteoporosis),脊椎体骨质的承受力将大幅降低,此时若治疗用的人工医疗植入物,如椎间植入物,其结构太强、硬度太大,则会导致该椎间植入物与其所植入的上下脊椎椎体接触面的应力集中,松软的脊椎椎体因无法承受过大且集中的应力,而使该人工医疗植入物陷入上下所接触的脊椎体内,而失去脊椎间植入物支撑的原先设定功能。
传统的脊椎间医疗植入物,通常都是设计成中间空洞,四外围为框状封闭类似围墙墙壁的形状(参考图1),而其与植入位置相应的上下脊椎体的接触面,也就只是限于该植入物的墙壁周边的窄面,其接触面积很小,此时若植入后的病人站立时,身体重量的应力均立即集中在所接触的窄面上,导致该植入物容易陷入其所在位置的上下脊椎体内,失去支撑原上下脊椎体的功能。
参考图1a及图1b,以往因人体老化导致的脊椎骨质疏松问题,则人体的一上脊椎体100、一下脊椎体110,其骨质的承受力将大幅降低,此时若治疗用的人工医疗植入物,如传统的一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其结构太强、硬度太大,则会导致该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与其所植入的该上下脊椎体100、110接触面的应力集中,松软的该上下脊椎体100、110因无法承受过大且集中的应力,而使该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沉降陷入其上下所接触的该上下脊椎体100、110内,而失去该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支撑的原先设定功能。
传统的该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通常都是设计成中间一空洞210,四外围为框状封闭类似围墙墙壁220的形状,而其与该上脊椎体100、该下脊椎体110的接触面,也就只是限于该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的四外围墙壁220的窄面,其接触面积很小,此时若植入后的病人站立时,身体重量的应力均立即集中在所接触的窄面上,导致该脊椎间医疗植入物200非常容易陷入其所在的该上下脊椎体100、110内,失去支撑原该上下脊椎体100、110的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不具有弹性及只有窄面接触的现有骨质疏松脊椎体椎间植入物,对已经骨质疏松的脊椎体造成沉陷现象(Sink),或是造成相应脊椎体损坏的缺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骨质疏松脊椎体弹性椎间植入装置,该装置为一中空植入物,具有一上壁、一下壁,及包围连接周缘之一支壁、一分壁及左、右各一侧壁,形成一容置空间;
该分壁及相连接之左、右侧壁上,由该分壁向该支壁之方向,剖设一或多条弹性缝,使得该装置成为具有微动弹性之该中空植入物;
该装置可植入至一脊椎体与邻近之另一脊椎体之间,该上、下壁外表面各可接触其植入位置相应之该上脊椎体及该下脊椎体,及该上、下壁面及左右之各该侧壁,各穿设有大于或等于二或三十或一百以上之穿孔,形成一网状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昌和,未经曾昌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铰接式膝关节假体的整形外科假体系统
- 下一篇:直型肠胃用消化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