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9747.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兵;王宗信;王春连;胡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F25B39/00;F25B30/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艾春慧;张文超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翅台 热泵机组 相邻翅片 换热器 重叠段 管体 蒸发 换热性能 冷凝性能 上下层 衰减量 冷凝 延伸 侧壁 翅片 腔体 外壁 连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其中,换热管包括管体(1)和设在管体(1)外壁上的翅片(2),相邻翅片(2)之间形成通道,相邻翅片(2)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延伸的翅台部(22),且相对延伸的翅台部(22)具有重叠段,通道在翅台部(22)上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区域。此种换热管能够同时兼顾换热管的蒸发和冷凝性能,降低换热管在蒸发和冷凝两种工况下的性能衰减量;而且相对的翅台部具有重叠段,在结构上可保持上下层腔体的稳定性,从而具备稳定的换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热泵机组采用清洁能源,既可以制冷又可以供热而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现阶段,热泵机组多采用干式换热器,制冷剂在管内蒸发或冷凝换热。但干式换热器存在换热效率较低问题,因此满液式换热器越来越多应用到热泵机组当中,以提高机组的能效比。
在满液式换热器中,制冷剂在管外侧蒸发或冷凝换热,要求满液式换热器既能实现蒸发和冷凝功能,在切换制冷与制热状态时,蒸发和冷凝性尽量不出现严重的衰减问题,对换热管的蒸发和冷凝性能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的满液式蒸发管或冷凝管均不能满足热泵机组在调整制冷和制热运行工况时的性能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一种同时具备较高的蒸发和冷凝性能的换热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热泵机组,能够同时兼顾换热管的蒸发和冷凝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管,包括管体和设在所述管体外壁上的翅片,相邻所述翅片之间形成通道,相邻所述翅片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延伸的翅台部,且相对延伸的所述翅台部具有重叠段,所述通道在翅台部上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区域。
进一步地,相对延伸的所述翅台部在翅片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地,相对延伸的所述翅台部之间接触或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翅台部平行于所述管体外壁延伸,或者朝向所述管体外壁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翅台部上沿所述通道间隔设有多个缝隙或槽体,用于使所述通道在翅台部上下方形成相互连通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翅台部之间的翅根部,所述管体的外壁、相对所述翅根部和所述翅台部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设在所述管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翅片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通道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呈十字形、工字形、X形、T形、U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翅台部顶部的翅顶部,所述翅顶部的侧壁上沿所述通道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单个所述第二凹槽延伸至所述翅台部。
进一步地,所述翅顶部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凹槽,两侧的所述第二凹槽错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翅台部上沿所述通道间隔设有多个缝隙或槽体,所述缝隙或槽体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或槽体沿着所述翅台部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翅片的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还包括位于所述翅台部顶部的翅顶部,所述翅顶部呈锯齿状结构,所述锯齿状结构包括沿通道间隔设置的齿结构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深度延伸至所述翅台部。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呈矩形、倒三角或倒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9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用的高效换热管
- 下一篇:新型鱼骨形加半圆柱状凸起的板式换热器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