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人吸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8461.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8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帆;江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扬帆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人 吸氧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病人吸氧设备,包括有安装在墙面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面罩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面罩支架下端的吸氧面罩;所述面罩支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水平设置的转动管,与转动管滑动插接的横伸缩管,与横伸缩管端部固定连接的纵向设置的竖管,与竖管下部滑动插接的竖向伸缩管,以及固定连接在竖向伸缩管下端的连接座;所述转动管和横伸缩管之间连接有横向电动推杆,所述竖管和竖向伸缩管之间连接有纵向电动推杆;本发明的方案使得病人能够通过吸氧面罩无束缚感的进行吸氧,在需要护理时能够方便通过呼叫按钮向护士站发送呼叫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护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病人舒适吸氧的吸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院临床上,很多病人往往需要输氧。而持续干燥的氧气通过病人呼吸道时,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为了避免这种损伤,需要将干燥的氧气湿化。为达到氧气湿化的目的,需要在供氧中心和鼻氧管(或输氧面罩)之间加一个氧气湿化瓶,使持续干燥的氧气通过湿化瓶内的湿化液后得到湿化,再通过鼻氧管(或输氧面罩)进入病人体内。这样,就避免了持续干燥的氧气对病人呼吸道的损伤。然而现有的氧气湿化瓶一般是在瓶体中装水,然后在瓶盖上连接一个通入水中的曝气管,使氧气与水接触的过程中携带水分,从而达到湿化氧气的目的,然而氧气从曝气管出来并从水中往上冒出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45分贝-65分贝),当氧气流量较大时噪声更为突出,这影响到睡眠质量差、害怕噪声的病人的休息。
另外,通过鼻氧管吸氧的优点是简单、价廉、方便、舒适,不影响进食和饮水,缺点是对于鼻腔堵塞,张口呼吸的病人不适用;吸氧面罩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吸入的氧浓度,适于张口呼吸的病人,缺点是病人有拘束闭塞感,进食饮水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病人通过吸氧面罩无束缚感地吸氧以及呼叫护士的多功能病人吸氧设备。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病人吸氧设备,包括有安装在墙面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面罩支架,以及可拆卸连接在面罩支架下端的吸氧面罩;
所述面罩支架包括有转动连接在固定座上端的水平设置的转动管,与转动管滑动插接的横伸缩管,与横伸缩管端部固定连接的纵向设置的竖管,与竖管下部滑动插接的竖向伸缩管,以及固定连接在竖向伸缩管下端的支架连接座;
所述转动管和横伸缩管之间连接有横向电动推杆,所述竖管和竖向伸缩管之间连接有纵向电动推杆;
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中心供氧接口板,中心供氧接口板上安装有与中心供氧系统连接的中心供氧连接座,所述中心供氧连接座上可拆卸地连接有氧气湿化瓶;所述吸氧面罩通过一个弹性的连杆连接在所述支架连接座的下端,所述吸氧面罩与氧气湿化瓶之间通过输氧管连接;
所述吸氧面罩的上端中间成型有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过盈配合套接的连杆接头,所述吸氧面罩上端靠近连杆接头的位置成型有输氧管接头;所述输氧管接头与所述输氧管的一端连接;
所述支架连接座外壁安装有移动按钮和呼叫按钮,所述固定座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移动按钮和呼叫按钮分别通过软质导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仅当移动按钮被按下时,所述横向电动推杆、纵向电动推杆才能执行伸长或收缩的动作;
所述竖管的内顶部设有推杆连接头,推杆连接头朝向横伸缩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横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横向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当横伸缩管受到朝向转动管方向的压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正向压力,控制器控制横向电动推杆缩短;当横伸缩管受到远离转动管方向的拉力时,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负向拉力,控制器控制横向电动推杆伸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扬帆,未经张扬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