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4095.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6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璇;周世军;范余;秦正忠;张天荣;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2 | 分类号: | B21C47/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蒋秀清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线 绕线装置 丝杆组件 排线 排线器 绕线器 支架 可转动设置 固定设置 技术人工 驱动机构 人力消耗 硬质金属 正前方 不规则 不均匀 精细化 可视化 收卷 手排 机械化 仓储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绕线器正前方的排线器;所述排线器包括两个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架,所述两个第一支架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一对金属线进行排线的丝杆组件;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运动的驱动机构。本方案公开的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其设置了丝杆组件进行机械化的排线,不在需要人为用手排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收卷硬质金属时间和人力消耗大、排线不均匀、形状不规则,不能满足仓储可视化、精细化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线生产出来后需要盘卷储存,目的是为了避免散乱放置而使金属线相互缠绕、打结,避免金属线被刮伤、变形或折断。在很多中小型生产企业中,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盘卷。对于软质金属线而言,人工盘卷还算均匀和规则;但对于硬质金属线而言,由于材质较硬、重量较大,人工盘卷所消耗的人力、时间代价较高,且需要投入大量的维修养护时间。另外,采用人工盘卷出来的硬质金属线,形状不规则,排线不均匀,无法满足仓储可视化、精细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来解决人工收卷时间和人力消耗大、排线不均匀、形状不规则,不能满足仓储可视化、精细化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和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绕线器正前方的排线器;所述排线器包括两个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架,所述两个第一支架之间可转动设置有一对金属线进行排线的丝杆组件;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运动的驱动机构。本方案公开的一种金属线的绕线装置,其设置了丝杆组件进行机械化的排线,不在需要人为用手排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人工收卷硬质金属时间和人力消耗大、排线不均匀、形状不规则,不能满足仓储可视化、精细化要求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之间的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一移动块件,在所述移动块件上垂直向上设置有两个排线杆,排线时金属线从两排线杆之间通过,起到了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排线杆上设置有多组位置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之间可拆卸设置有一横杆。使用时根据收卷盘内径的大小,将横杆插在不同高度位置的通孔中,实现定位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一端设置有凸出部,另一端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上设置有插销。在横杆工作时,凸出部和插销可防止横杆从左或右方滑出。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器、接近传感器以及PLC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减速端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组件连接;所述接近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丝杆组件两端的第一机架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和接近传感器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所述排线器运行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反向转动,从而控制丝杆正反向转动,当移动块件移动到设定的接近位置时,接近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朝相反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器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可转动设置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与一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一收卷盘。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两端分别贯穿机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与第一电机的同一侧;所述转动轴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的轴面上设置为螺纹结构,在所述螺纹上套设有紧固螺母;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反的一侧,且靠近所述第二支架位置处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收卷盘固定在所述固定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输出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减速端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在转动轴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江至诚铂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