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水稻田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655.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33/2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乙氧氟草醚 嘧草醚 水稻田除草组合物 除草剂组合物 除草组合物 一年生杂草 移栽水稻田 重量份数比 生态环境 杂草抗性 增效作用 重要意义 农药 防治 靶标 单剂 杂草 综合治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乙氧氟草醚、嘧草醚的除草剂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移栽水稻田一年生杂草。该组合物嘧草醚与乙氧氟草醚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在该比例范围内对靶标杂草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本发明除草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杂草抗性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是以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为有效成份,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
背景技术
化学方法除草是农业上控制杂草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一些除草剂品种大面积单独使用,已经导致很多杂草产生抗药性。同时,杂草发生时的草相复杂,不仅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混生,草本、藤本和灌木兼有,而且杂草出苗参差不齐,种子,低龄、高龄杂草交错发生,所以除草剂品种单独使用时,均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缺陷和局限性。
嘧草醚是日本组合化学研发的一种内吸传导型专业除稗剂,属于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内吸传导性强,具备茎叶处理和兼顾一定土壤封闭作用,可以通过杂草的茎、叶和根吸收,并迅速传导至全株,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和阻碍杂草的细胞分裂,使杂草停止生长,最终导致杂草白化枯死。
乙氧氟草醚是1975年由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开发成功的含氟苯醚类除草剂,其除草活性比相应的除草醚提高5~10倍,为杀草丹的16.32倍。使用范围广,杀草谱广,持效期长,亩用量少,活性高,可与多种除草剂复配使用,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使用方便,既可芽前处理,又可芽后处理,毒性低。选择性芽前或芽后除草剂。乙氧氟草醚为触杀型除草剂。在有光的情况下发挥其除草活性。主要通过胚芽鞘、中胚轴进入植物体内,经根部吸收较少,并有极微量通过根部向上运输进入叶部。
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单一使用时,均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本发明人对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混配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量的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和大田药效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内对水稻田杂草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的混配以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除草剂实际使用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低成本、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稻田杂草综合治理的除草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该除草组合物应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嘧草醚和乙氧氟草醚为有效成份的除草组合物,嘧草醚与乙氧氟草醚的重量份数比为10:1~1:10。
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悬浮剂、油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
所述的除草组合物还含有配制农药制剂所需的农业上可接受的农药助剂,选自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渗透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充剂、载体、介质、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
所述的除草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应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通常采用定向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除草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6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