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雾化技术的家用睡眠呼吸机加湿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3194.8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邓晨阳;孙敬来;王慧泉;孙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16 | 分类号: | A61M16/16;A61M16/1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盒 气道 睡眠呼吸机 加湿器 水盒盖 超声雾化技术 超声雾化器 电加热丝 雾化口 气道出气口 气道进气口 底部密封 密封连接 陶瓷晶体 滑轨 外壁 匹配 缠绕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声雾化技术的家用睡眠呼吸机加湿器,与家用睡眠呼吸机的气道固定连接,所述的气道包括气道进气口、气道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气道上开设有与水盒气道雾化口,所述的加湿器包括水盒、水盒盖、超声雾化器和电加热丝,所述水盒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在所述水盒盖上设置有水盒凹槽相匹配的滑轨,使得水盒盖能够沿凹槽移动并与水盒密封连接;在所述气道上开设有雾化口;超声雾化器包括与水盒底部密封连接的陶瓷晶体;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气道的外壁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睡眠呼吸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睡眠呼吸机为了减少患者干燥、鼻塞的情况,都设置有加湿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基本上都是在水盒底部利用大功率的电加热片加热水盒中的水产生水蒸气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加热板的面积一般要覆盖水盒的整个底部,功率一般需要达到50-60W,无论是对加热板的面积还是功率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存在烫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低功耗,使用更安全的家用睡眠呼吸机加湿器。本发明利用超声波的雾化效应,在产生潮湿气体的同时,能够降低加湿器的功耗。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超声雾化技术的家用睡眠呼吸机加湿器,与家用睡眠呼吸机的气道固定连接,所述的气道包括气道进气口、气道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气道上开设有与水盒气道雾化口,所述的加湿器包括水盒、水盒盖、超声雾化器和电加热丝,所述水盒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在所述水盒盖上设置有水盒凹槽相匹配的滑轨,使得水盒盖能够沿凹槽移动并与水盒密封连接;在所述气道上开设有雾化口;超声雾化器包括与水盒底部密封连接的陶瓷晶体;所述电加热丝缠绕在气道的外壁上。
优选地,超声雾化器设置在与雾化口相对的位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睡眠呼吸机加湿器可以通过超声雾化器将水盒中的水雾化成5-8微米的水蒸气颗粒,经过雾化口进入气道之中提高气道内气体的温度,缠绕在气道外壁的电加热丝可以保证气道气体温度,本发明通过使用超声雾化器产生水分子颗粒,相对于传统的电加热板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降低加湿器的功率,降低对水盒面积或者结构的要求,减少使用过程中烫伤等其他潜在的风险,同时湿化的响应更快、效果更好,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加湿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加湿器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0-水盒、101-最低水位刻度、102-最高水位刻度、103-凹槽;20-水盒盖、201-滑轨;30-气道、301-气道进气口、302-气道出气口、303-气道雾化口;40-超声雾化器、401-陶瓷晶体、402-橡胶圈;50-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睡眠呼吸机加湿器,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水盒10、水盒盖20、气道30、超声雾化器40、电加热丝50。
所述水盒10上设置有凹槽103,在水盒的侧边刻有最低水位刻度101、最高水位刻度102。
所述水盒盖20上设置有滑轨201与水盒凹槽103相连。
所述气道30包括进气口301、出气口302、雾化口303。
本实例中使用的超声雾化器40固定在水盒的底部,在使用过程中超声雾化器工作之后产生高频震荡,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产生水雾,通过雾化口303与气道内气体融合。在本实施例中超声雾化器的共振频率为1.7MHz,雾化量为0.4-0.8ml/min,工作功率小于10W。
为了保证超声雾化器40可以正常工作不会损坏,水盒的最低水位刻度101设置在50ml的位置,最高水位刻度102设置在200ml的位置,同时为了保证更好的雾化效果,雾化口303设置在超声雾化器40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3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