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2596.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安秀山;殷少军;陈云;刘胜;刘亮亮;马祖强;付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岸 气囊 限位绳索 吊带 卡环 码头 码头面层 悬浮安装 块体 可拆卸连接 气囊连接 上下滑动 悬浮状态 拆除 滑动套 圆环状 浮力 钢桩 省力 省时 套在 修补 节约 重建 运营 维护 | ||
本发明是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气囊为圆环状且内部设有骨架,气囊中充满气体,若干卡环滑动套在气囊上,限位绳索至少有两条,限位绳索一端与卡环连接,另一端可上下滑动地套在水中的钢桩上,吊带至少有四条,吊带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护岸块本体可拆卸连接,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在水中的浮力之和等于重力之和。本发明补块过程中不需要拆除码头面层,节约了漫长的码头面层拆除及重建的时间和成本,不影响码头运营,快速实现码头下方的护岸维护。潜水员进行修补作业时,护岸块本体处于悬浮状态,省力省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复码头护岸坡面用护岸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护岸块是起到护岸作用的块体,包括扭王字块、扭工字块等。由于安装在护岸坡面上的扭王字块、扭工字块等护岸块体在波浪、自重等因素的作用下,护岸块体会发生自然沉降现象。而码头下方的护岸坡面普遍较长,需要安装多排块体,连续多排块体自然沉降的叠加可能导致局部出现块体间隙过大的现象。对于已经建成的码头下方,也可能由于自然沉降累积等出现块体间隙过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护岸坡面进行修复。如果采用传统的吊车安块工艺则需先将码头面板拆除,然后再安装护岸块体,最后再修复码头面层。当前的工艺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修复所需的时间长,严重影响码头的运营,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补块工艺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修复时间,减少对码头运营的影响,而提供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包括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气囊为圆环状且内部设有骨架,气囊中充满气体,若干卡环滑动套在气囊上,限位绳索至少有两条,限位绳索一端与卡环连接,另一端可上下滑动地套在水中的钢桩上,吊带至少有四条,吊带一端与气囊连接,另一端与护岸块本体可拆卸连接,护岸块本体、限位绳索、气囊、吊带及卡环在水中的浮力之和等于重力之和。
更优地,限位绳索的抗拉强度为护岸块本体的重力的3倍以上。
更优地,限位绳索滑动套钢桩上后由束线带绑扎。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码头下方护岸块体的悬浮安装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用吊车将护岸块本体及气囊吊放到邻近的待作业码头旁的浅水区;选择气象及海况条件较好时,用吊带将护岸块本体捆缚到气囊上;在气囊上安装卡环,卡环上安装限位绳索;用吊车将前述护岸块本体和气囊整体吊至深水区;潜水员将气囊及护岸块本体拖到码头下方,为提高操作效率可以顺洋流方向拖带护岸块本体;为控制护岸块本体的下沉方向,将限位绳索套在钢桩上;潜水员在气囊上绑上一个卡环或其它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后,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护岸块本体脱离悬浮状态开始下沉;护岸块本体沉底后,潜水员将护岸块本体移动到需要补块的地方,因为有气囊的浮力作用,护岸块本体很容易移动;最后松开卡环及吊带,气囊上浮,回收利用,为避免上浮太快,气囊先放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松开卡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补块过程中不需要拆除码头面层,节约了漫长的码头面层拆除及重建的时间和成本,不影响码头运营,快速实现码头下方的护岸维护。潜水员进行修补作业时,护岸块本体处于悬浮状态,省力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限位绳索;2-卡环;3-气囊;4-吊带;5-护岸块本体;6-束线带;7-钢桩;
本发明中的附图皆为示意图,其大小及相对比例不代表实际尺寸;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2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黏性泥石流作用于坝体时冲击力的测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拉链式防洪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