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菊芋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1835.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汤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远八宝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48 | 分类号: | C07C67/48;C07C67/60;C07C67/56;C07C69/732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77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原酸 菊芋叶 超声波处理 硅藻土吸附 绿原酸提取 生产成本低 传质阻力 绿色环保 树脂吸附 微波处理 植物提取 植物组织 酶处理 通透性 产率 减小 发酵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菊芋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发酵;2)超声波处理;3)酶处理;4)微波处理;5)树脂吸附;6)硅藻土吸附;本发明方法具备降低了绿原酸的提取成本,提高植物组织通透性,减小绿原酸传质阻力,增大绿原酸提取率,保证了绿原酸稳定性,提高了绿原酸的纯度、产率的优势;且本发明方法的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菊芋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芋又名地姜、洋姜和鬼子姜,是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洲,十七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入中国。菊芋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并含有天然生物抗氧化剂—绿原酸,据测量,干菊芋叶片中绿原酸含量可达3%左右。绿原酸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现代科学对绿原酸生物活性的研究已深入到食品、保健、医药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绿原酸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
目前,国内主要以金银花、杜仲等高价药用资源为原料提取绿原酸,资源有限且价格昂贵,中国专利201210531489.6从烟草中提取分离绿原酸,但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加之,菊芋的利用方式相对单一,对其叶片利用的研究也鲜有报道,如何能充分利用菊芋叶片丰富的营养物质及开发其保健养生功能,成为今后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菊芋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从菊芋叶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发酵;2)超声波处理;3)酶处理;4)微波处理;5)树脂吸附;6)硅藻土吸附。
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是将菊芋叶在蒸汽环境中处理至叶片表面含水量为35-45%,然后打浆,得菊芋叶汁,并按添加菊芋叶汁3-7%的菊粉酶液于温度为37-45℃条件下微波处理3-8h,再水浴保温处理8-12h;然后加入菊芋叶汁质量10-15%的葡萄糖、菊芋叶汁质量4-7%d瑞氏乳杆菌、菊芋叶汁质量80-90%的碳酸水,于温度为10-15℃条件下恒温发酵2-3d。
上述方法中,所述超声波处理,是将发酵产物置于功率为160-190W的超声条件下处理15min。
上述方法中,所述酶处理是向超声波处理产物中加入其质量0.3-0.8%的复合酶,于水浴温度为10-15℃条件下处理7-12h。
上述方法中,所述微波处理是将酶处理产物置于功率为230-250W的微波条件下处理20min。
上述方法中,所述树脂吸附是将微波处理产物通过大孔树脂柱,动态吸附至饱和,用pH=5.5-6.5的盐酸溶液以6-8BV/h的流速淋洗大孔树脂柱至流出液无色。
上述方法中,所述硅藻土吸附是向树脂吸附产物中加入脂吸附产物质量45-50%的改性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加热处理至液体被完全吸收,然后取出改性硅藻土进行挤压,收集挤压液,即得绿原酸。
上述方法中,所述蒸汽环境,其蒸汽温度为120-128℃。
上述方法中,所述复合酶以重量份计包括:木瓜蛋白酶2-3份、木质素酶5-9份、果胶酶4-7份、酪氨酸酶1-2份、过氧化物酶0.6-1.8份、纤维素酶8-14份。
上述方法中,所述大孔树脂是符合药用要求的极性或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
上述方法中,所述改性硅藻土是按硅藻土:竹叶粉=(13-17):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并置于研磨机中粉磨至180-260目,然后在功率为160-200W的超声条件下处理15min。
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远八宝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镇远八宝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1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二聚乙醇酸甲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碳酸二甲酯装置节能降耗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