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5087.5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安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4 | 分类号: | H04W76/14;H04M1/725;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设备 智能终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被盗 智能 防盗控制 安全控制 安全锁定 安全状态 发送终端 监测结果 配对连接 用户体验 终端被盗 主动发现 满意度 锁定 终端 监测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提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该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如果判断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实现主动发现被盗风险,并在发现被盗风险后对终端进行安全控制,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各种智能终端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占据中日益重要的位置。用户工作、生活中的很多信息信息都会存储在智能终端上,包括各种重要的商业信息和隐私信息等。因此,一旦用户的智能终端丢失的话,往往会给用户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目前用户在生活工作中,往往是在需要使用智能终端而找不到智能终端时,才发现智能终端被盗了,然后再手动进行相应的锁定等控制;也即现有智能终端在被盗时或被盗后并无一种可主动发现被盗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进而尽可能降低或避免因终端被盗而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智能终端被盗时不能主动发现和进行安全控制的问题。针对该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种智能穿戴设备、防盗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的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在判断所述智能终端存在被盗风险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以控制将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安全锁定。
可选地,所述终端锁定命令包括以下控制命令中的至少一种:
智能终端丢失模式开启命令;
恢复出厂设置命令;
开启多重安全认证命令;
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屏幕对折状态的屏幕对折锁定命令,所述智能终端为屏幕能实现对折的智能终端。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终端锁定命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检测到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安全环境时,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安全解锁指令。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的安全状态进行监测包括: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对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进行监测获取距离信息,或接收与自身配对连接的智能终端所发送的距离检测结果,从所述距离检测结果中提取自身与所述智能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或,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监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被盗告警信息,所述被盗告警信息为所述智能终端根据对自身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检测结果确定自身被盗时所发出的,或所述智能终端检测到自身被异常使用时所发出的;
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是否接收到所述被盗告警信息的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
可选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根据获取的距离信息判断所述智能终端是否存在被盗风险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50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