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屏蔽数据的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5045.1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3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锋;胡文生;王喜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8/77 | 分类号: | G06F8/77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源软件 屏蔽数据 可靠性评估 极大似然估计 齐次泊松过程 软件可靠性 快速评估 评估结果 失效函数 可叠加 失效率 算法 评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屏蔽数据的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根据屏蔽数据的特征,利用可叠加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理论,计算开源软件系统的累计失效函数和失效率,进一步评估开源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本发明通过使用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可以解决一般屏蔽数据下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中的极大似然估计难以实施的问题,能够及时给出开源软件可靠性的评估结果,从而满足实时快速评估软件可靠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屏蔽数据的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属于开源软件可靠性计算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件公司为了开发出高质量、高安全、让用户满意的产品,花费大量的开发成本对软件进行测试,排除故障,提高软件的可靠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源软件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源软件的理念将与软件服务化(SaaS)的理念更加契合。开源软件这种基于集市开发、同行评审、社区开发等特点决定了它与传统商业软件开发模式的巨大差别。
屏蔽数据是指引起系统失效的真实原因不得而知,即失效原因可能是系统组件(对象、子系统、模块)的某个子集。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受软件测试策略及测试费用等问题的影响,使得完整的失效数据很难获得或者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因此软件的失效数据中出现了屏蔽现象,即导致系统失效的原因不能确定或者某些失效类型不能判断。
目前,开源软件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大多采用非齐次泊松过程和随机微分方程理论来进行计算,这些计算方法中很少涉及到屏蔽失效的现象,因此,已有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无法解决软件测试过程中的失效屏蔽现象,不能更好的利用子系统的失效数据,从而不能实时精确的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屏蔽数据的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该基于屏蔽数据的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能够处理失效数据中的屏蔽现象,从而能够满足实时精确的可靠性评估的需要。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屏蔽数据的开源软件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分析开源软件系统包含的模块,并收集模块中包含屏蔽现象的失效数据;
②根据失效数据,检验每个模块和开源软件系统的失效过程是否服从非齐次泊松过程;
③是,则根据可叠加的非齐次泊松过程,计算开源软件系统的累计故障函数m(t),否,则跳转步骤①;
④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计算累计函数中的未知参数,并利用EM算法优化非线性复杂的似然函数,获取未知参数。
⑤根据步骤③和④,计算开源软件系统的失效强度函数λ(t)和可靠度函数R(t),对开源软件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
所述可叠加的非齐次泊松过程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t)为开源软件系统的累计失效数,Ni(t)为第i个模块的累计失效数据,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1、2...k,k为开源软件系统所包含的模块数。
所述累计故障函数m(t)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i(t)为第i个模块的故障均值函数,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1、2...k。
所述失效强度函数λ(t)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λi(t)为第i个模块的失效强度函数,其中i的取值范围为1、2...k。
所述可靠度函数R(t)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5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