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毛细管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93521.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7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滕世政;占利华;蒙永云;周君;方融;薛晓伟;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B21C1/02;B21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6 | 代理人: | 王艺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热处理 机械性能 拉拔工艺 退火工艺 生产铝 拉拔 上料 校直 加热 生产 生产成本 清洗 检测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毛细管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A.上料;B.热处理;C.拉拔;D.清洗;E.校直切断;F.检测和G.包装。本发明通过设置次数合理的拉拔工艺,使得生产出来的铝毛细管尺寸、流量和机械性能稳定。并且本发明热处理的加热和退火工艺,使得利用本发明生产铝毛细管的生产成本较低,不会耗费大量的能源与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毛细管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毛细管一般采用钢或铜一次拉拔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然而这种方式生产的管材容易产生坏点,并且在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等事故。
在全铝制冷系统已经越来越明朗的趋势下,铝毛细管的生产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毛细管的生产方法。利用该发明生产出尺寸、流量和机械性能稳定的铝毛细管。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铝毛细管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
A.上料:将原料盘管放置在展料盘上,原料采用纯铝或合金铝盘管,外径Φ6-Φ8,壁厚根据成品规格选定;
B.热处理:采用高频感应方式对原料盘管进行加热,加热过后进行一次完全退火;
C.拉拔:设置4次拉拔,配合外模、内模和拉拔油,逐次减径,最终获得满足要求的外径和壁厚的铝毛细管;
D.清洗:将拉拔好的铝毛细管一端接入清洗剂喷嘴,进行清洗,待流出的清洗剂干净无油污后关闭针阀,以氮气空吹吹干;
E.校直切断:使用校直切断机对清洗完成的铝毛细管进行定尺切断;
F.检测:对校直切断后的铝毛细管进行检测;
G.包装:将检测通过后的铝毛细管以直管形式包装,用气泡塑料膜保护。
前述步骤B中,感应电源最大输出功率160KW,振荡频率50-60kHz,加热温度330-370℃。
前述步骤C中,每次拉拔包括步骤如下:
C1、注油:在盘管内注入适量的拉拔油,注油量为10-20ml;
C2、装内模:先将管材近端处敲扁一点,将符合拉拔需要的内模游芯大头向里,定径带一头向外放入管内;再用钢丝将内模游芯塞至敲扁处;在敲扁处再敲扁,拔出钢丝;
C3、制头:将管材一端盘成圈,选择合适的轧孔插入,插至第一个敲扁处;将圈垂直,再次插入轧孔至第一个敲扁处;轧小后换至下一孔反复操作,直到符合直径要求;
C4、拉拔:将经过轧尖制头好的管材,引入拉拔机模座的外模,将牵引链一头挂在盘筒上,一头夹住管材;启动外润滑及拉拔机,将管材拉出。
前述步骤D中:通过高压氮气驱动清洗剂清洗毛细管内壁。
前述步骤C2中,装内模的具体方法为,先将管材距管端10cm-12cm的地方敲扁一点,将符合拉拔需要的内模游芯大头向里,定径带一头向外放入管内;再用钢丝将内模游芯塞至敲扁处;离敲扁处1.5cm-2cm再敲扁,使游动芯头保持在10cm处,拔出钢丝。
前述步骤C4中,拉拔的具体方法为将经过轧尖制头好的管材,引入拉拔机模座的外模,将牵引链一头挂在盘筒上,一头夹住管材;启动外润滑及拉拔机,将管材拉出;正常拉拔速度设定在30-50Hz,第一道软管拉伸出现管子重叠、断管时可将速度降低至10-25Hz。
前述步骤D中,清洗时间为15-30分钟,吹干时间为3-16分钟。
前述步骤F中,抗拉强度的性能为150-25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3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