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工隧洞下穿居住区的预防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93313.6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徐铁强;陈乾;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18;E21F17/00;G08B21/02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邝圆晖;蒋爱花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抬升 施工区域 预设 恢复操作 异常量 水工隧洞 隧道施工 施工 居住区 下穿 恢复 工作效率 恢复过程 扰动作用 施工环境 减小 预防 工作量 隧道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隧洞下穿居住区的预防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施工区域以及施工异常量;对异常施工区域进行加固操作;判断加固操作的加固效果是否符合预设加固条件;在加固效果符合预设加固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施工异常量对异常施工区域进行抬升操作;判断抬升操作的抬升效果是否符合预设抬升条件,在抬升效果符合预设抬升条件的情况下,完成对隧道周围的施工环境的恢复。通过根据与异常施工区域对应的异常量进行针对性的施工恢复操作,从而降低恢复操作的工作量,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使得对异常施工区域的恢复操作更加有效,同时减小了恢复过程中的扰动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工隧洞下穿居住区的预防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自然的改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地下施工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进一步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内地下施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
隧道开挖施工中伴随着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和调整,相应地引起地层和地表位移与变形。地层变形向外传递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通过向隧道上方、下方及侧方的传递,对地表建筑物产生影响,尤其在城市中,几乎所有隧道施工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地表建筑物。建筑物发生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的机制和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通常,在地基土体原有的稳定状态遭到破坏时,建筑物就会产生变形甚至破坏。
在现有技术中,为防止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层应力状态的改变而导致地表建筑物的破坏,采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的方法,监控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参数值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以及地表建筑物的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某些突发事件,很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出现沉降超过这个阶段的控制值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对以后的每一步的沉降控制产生影响,从而可能使得总体的控制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施工事故或造成建筑物存在潜在安全危险的情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考虑采取一些恢复措施,使沉降恢复到控制值之内,从而实现总体控制目标,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某些突发情况而导致施工过程超出控制范围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工隧洞下穿居住区的预防恢复方法,通过根据当前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施工区域,获取在每个异常施工区域中的异常量,然后针对每个异常施工区域的异常量进行对应的施工恢复操作,从而在降低施工过程恢复的工作量的情况下,及时对每个异常施工区域进行恢复操作,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根据不同的异常施工区域以及不同的异常量采用了差异化恢复操作,因此还使得对该异常施工区域的恢复操作更加有效,且不会影响到周围的施工区域,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工隧洞下穿居住区的预防恢复方法,所述预防恢复方法包括:获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施工区域以及施工异常量;对所述异常施工区域进行加固操作;判断所述加固操作的加固效果是否符合预设加固条件;在所述加固效果符合预设加固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施工异常量对所述异常施工区域进行抬升操作;判断所述抬升操作的抬升效果是否符合预设抬升条件,在所述抬升效果符合预设抬升条件的情况下,完成对所述隧道周围的施工环境的恢复。
优选地,所述获取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施工区域以及施工异常量,包括:获取所述隧道施工的监控信息;基于所述监控信息获得在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至少一个异常施工区域,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异常施工区域中的每个异常施工区域对应的施工异常量。
优选地,所述对所述异常施工区域进行加固操作,包括:在所述异常施工区域的地面插入注浆管;通过所述注浆管向地层注入加固注浆材料,以形成固结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93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