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9997.2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乔庆鹏;张向丹;王伟;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35/49 | 分类号: | C04B35/49;C04B35/82;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程文霞 |
地址: | 45004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电容器 介质材料 电子材料技术 溶胶凝胶法制 玻璃纤维 介电性能 聚乙二醇 温度影响 正丁醇锆 重量份数 钛酸丁酯 碳酸钡 碳酸锶 硝酸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属于电子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碳酸锶15‑25份、碳酸钡15‑25份、钛酸丁酯25‑35份、正丁醇锆0.2‑0.4份、玻璃纤维0.5‑0.8份、硝酸锰0.2‑0.3份和聚乙二醇0.3‑0.5份。该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而成,最终产品介电性能优异,受温度影响变化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
背景技术
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是重要的电子材料,是制造大容量、薄层化、低成本、高电压、高性能、宽的温度范围、环境友好电容器的基础,随着电子器件微型化的发展,研究耐高压、介质损耗低及温度变化小的陶瓷电容材料更能适应行业的需求。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554201A公开一种无铅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由以下成分制成:钛酸钡、二氧化钛、碳酸钙、二氧化锆、二氧化硅、改性添加料。与现有技术先比,对陶瓷电容材料的配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改进,配方中不含铅元素及稀有金属元素,绿色环保,成本低,通过添加了改性添加料极大的改善陶瓷材料的性能,大大提高了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与耐压值,并能达到较小的温度变化率,使电容器在工作工程性能更加稳定;但是该产品是采用固相合成法,最终产品的均匀性不好,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128758A公开一种改良型半导体陶瓷电容器材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钛酸钡12-26份、氧化钕5-17份、二氧化钛3-12份、纳米陶瓷粉15-35份、玻璃纤维2-5份、二氧化硅2-9份、氧化锌3-12份、钛酸锶3-7份、钛酸铋2-6份、氧化镍2-5份、二氧化锰3-7份、氯化锌铵4-7份、有机粘合剂7-13份、变性剂2-6份、还原剂3-8份。制备而成的改良型半导体陶瓷电容器材料,其电容量大,电容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体积小;但是该电容器材料采用的原料比较多,即陶瓷机体中掺物质较多,成分复杂,烧结后产品的均匀性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而成,最终产品介电性能优异,受温度影响变化小,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碳酸锶15-25份、碳酸钡15-25份、钛酸丁酯25-35份、正丁醇锆0.2-0.4份、玻璃纤维0.5-0.8份、硝酸锰0.2-0.3份和聚乙二醇0.3-0.5份。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碳酸锶20份、碳酸钡18份、钛酸丁酯30份、正丁醇锆0.3份、玻璃纤维0.65份和硝酸锰0.25份、聚乙二醇0.4份。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电容器用介质材料由以下步骤制备:
(1)将碳酸锶和碳酸钡溶解在酸液中,55℃搅拌20min,然后加入硝酸锰,形成混合物Ⅰ;
(2)将钛酸丁酯溶解在丙三醇中形成混合物Ⅱ;
(3)将混合物Ⅱ加入混合物Ⅰ中,并依次搅拌加入正丁醇锆和聚乙二醇,控制体系温度为85-90℃,搅拌至形成凝胶;
(4)凝胶在95-105℃干燥10h后于850-900℃焙烧2h,形成干粉;
(5)将干粉与玻璃纤维混合,加入0.08-0.15倍重量浓度为10-15%的聚乙烯醇溶液,添加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进行球磨,烘干后压制成坯体,坯体在1100-1280℃烧结,保温5h,得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球磨时物料、氧化锆球、去离子水重量比为1:1-3:0.6-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酸液为柠檬酸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9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