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柳编制品套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4339.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县慧宏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63/00 | 分类号: | C09J163/00;C09J195/00;C09J175/14;C09J11/04;C09J11/06;B32B37/12;B27M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6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柳编制品 套布 粘结剂 涂刷 编织成型 绿色环保 区域重叠 自然晾干 工艺流程 胶粘 压紧 粘结 背面 清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柳编制品套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编织成型的柳编制品清洗干净后,在其需要套布的部位均匀的涂上粘结剂A,自然晾干处理2‑3min;(2)在布的背面均匀的涂刷上粘结剂B,然后将布上涂刷有粘结剂B的一面与柳编制品上涂刷有粘结剂A的区域重叠,用力压紧后,柳编制品套布完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柳编制品套布的方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套布通过胶粘的方式粘结在柳编制品上,工艺简单,工艺流程短,套布与柳编制品的结合强度高,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套布脱落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柳编制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柳编制品套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柳编是以柳树等木本植物枝条为主要原材料的一项传统编结手工艺。远古时代柳编已在中国出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这一技艺得到很大的改进,逐渐发展成熟。柳编常用原料有沙柳、白柳、杞柳、季柳等,桑条、荆条等也可用作编织的材料。柳条剥皮后表面光滑,色泽新润,既柔软又坚韧,以此编成的制品质量稳定,经久耐用。柳编技法十分丰富,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形制编法各不相同,与编织技法配套的还有劈条、上链、布套等辅助工艺和漂白、染色、着色、上油等装饰处理手段。柳编制品十分讲究造型、款式和纹理的美观,成品以箩筐、提篮、簸箕、斗盆、箱包、椅凳、几架等实用品居多,也有一些制作更加精细的陈设品。这些制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富于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为了提升柳编制品的观赏性,一般均需要对柳编进行套布处理,现有技术中,对柳编制品进行套布处理均是采用针线缝补的方法,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柳编制品套布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柳编制品套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编织成型的柳编制品清洗干净后,在其需要套布的部位均匀的涂上粘结剂A,自然晾干处理2-3min,其中粘结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木质素磺酸钠26-30份、四丁基氟化铵4-9份、氯甲酸二甘醇酯6-8份、E-44环氧树脂40-45份、邻苯二甲酸酐36-44份、羟基磷灰石7-10份、水11-15份;
(2)在布的背面均匀的涂刷上粘结剂B,然后将布上涂刷有粘结剂B的一面与柳编制品上涂刷有粘结剂A的区域重叠,用力压紧后,柳编制品套布完成,其中粘结剂B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氨酯二丙烯酸酯溶液55-60份、硅烷偶联剂1-3份、异丙醇35-40份、引发剂0.5-0.6份、1-庚烷磺酸钠4-8份、磷酸二异辛酯4-6份、淀粉黄原酸11-16份。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粘结剂A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木质素磺酸钠、四丁基氟化铵、氯甲酸二甘醇酯、E-44环氧树脂、邻苯二甲酸酐、羟基磷灰石、水混合后,缓慢加热至胶状,冷却至室温后,制得粘结剂A。
具体地,上述步骤(1)中,粘结剂A的用量为180-200g/m2,上述步骤(2)中,粘结剂B的用量为130-150g/m2。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引发剂为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粘结剂B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将聚氨酯二丙烯酸酯溶液、硅烷偶联剂、引发剂依次加入至异丙醇中,然后将混合液的温度升至78-82℃,保温处理2-3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1-庚烷磺酸钠、磷酸二异辛酯、淀粉黄原酸,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粘结剂B。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县慧宏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阜南县慧宏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4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