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效多模式节能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81662.6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8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范耀先;张士蒙;李磊;任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上海)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87;F24F13/30;F25B1/00;F25B39/04;F25B41/04;F25B49/02;F28D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宝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2 | 代理人: | 龚峥嵘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热管冷凝段 工质通道 制冷系统 热管系统 室外主机 多模式 全效 节能空调系统 截断阀 室内机 工质管道 空调系统 热管装置 储液罐 风通道 工质泵 制冷端 冷源 连通 节能 室内 交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效多模式节能空调系统,包括室外主机和室内机,室外主机为包含制冷系统和热管冷凝段换热器;制冷系统的高温侧和热管冷凝段换热器设置于风通道区;制冷端换热器内设置有能相互交换热量的第一工质通道和第二工质通道,第一工质通道串设于制冷系统,第二工质通道串设于热管系统;室内机为至少一个室内热管装置;室外主机内还设置有储液罐和工质泵,热管冷凝段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热管系统的第二工质管道连通,并通过第一截断阀、第二截断阀的开启与关闭的组合来形成使用制冷系统和/或热管冷凝段换热器作为冷源的热管系统。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能够提供适应于各种不同季节环境的多模式运行,更加全效、节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机房环境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各种规模大小的数据中心、基站等信息化设施数量飞速增加,而其中各种IT设备的发热量也随之成倍增长,目前数据中心中精密空调制冷能耗已成为仅次于IT设备的第二大耗能项目,因此,精密空调的节能设计意义重大。
与常规舒适性空调不同,数据中心机房的IT设备及附属设备全年发热,无论冬夏都需要制冷散热,而在冬季或者春秋季节室外温度较低时,可以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利用室外环境可以作为冷源直接或者间接来冷却机房设备,来代替或者辅助高耗能的压缩制冷设备。
目前有如下几种自然冷却方式:
1.空气-空气直接换热(以下简称空空换热):其原理如图1所示,高温机房回风(如35℃)和低温新风(如15℃)在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回风降温后(如23℃)送入机房,承担室内热负荷。
其优点是热源和冷源空气直接换热,换热效率高,其缺点是由于空气比热容很小(约1.005kj/kg.℃),必须很大的空气流量才能获得足够冷却,故而机组和连接风道体积巨大,只能安装于距离机房很近的位置,且须在墙面或屋面预制巨大的风口,机房建筑往往不能提供合适的安装条件,使用场合严重受限。
2.直接引入低温新风:这种方式最为直接,但数据中心对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很高,新风存在尘埃、酸性气体、腐蚀气体、湿度等诸多不可控因素,直接送入或者经过一般的过滤处理后送入机房存在较大风险,故而实际应用很少。
3.分离式热管自然冷却:其主要原理是采用室内和室外两个换热器分别作为热管的蒸发侧和冷凝侧,二者通过管道连接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腔内一般灌注低沸点的制冷剂(如R22,R410a,R134a等)作为热管工质,目前在户外机柜应用广泛,利用重力来克服工质的循环阻力。如图2所示。
其优点是可以分离安装,无需巨大的风道连接,但因为无机械动力循环,也存在严格的安装距离、高差限值,且换热效率一般,只能作为辅助节能应用。
综上所述,目前常用的包括新兴的自然冷却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尚不能稳定高效的利用自然冷源。
一方面是现有方案存在各种弊端,而另一方面,现在对更为环保的天然工质制冷剂研究方兴未艾,如有诸多优点的R744(即CO2)由于其临界温度及工作压力,不能得到广泛应用;故而迫切需要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并能实现新工质应用的新型节能空调机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模式运行的、适应于各种不同季节环境的、更加全效的节能空调系统。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效多模式节能空调系统,包括室外主机和室内机,所述的室外主机包含有一套完整的制冷系统和热管冷凝段换热器;所述室外主机的空间功能区分为主机区和风通道区;在所述风通道区靠近所述主机区的室外主机外壳上设置有外机入风口,在所述风通道区远离所述主机区的末端设置有外风机,从所述外机入风口到外风机形成所述室外主机的冷风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上海)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菲尼克斯(上海)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81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