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8301.6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周生华;左林虎;刘宏伟;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2 | 分类号: | G01S7/42;G01S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雷达 检测 序列 规划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方法,思路为:确定分布式雷达系统,建立基准坐标系;确定重点监视区域,得到M个协同探测区域单元;计算N个局部雷达站在M个协同探测区域单元上的波束驻留时间集合;根据N个局部雷达站在M个协同探测区域单元上的波束驻留时间集合,进而分别得到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时间向量集合和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结束时间向量集合;根据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时间向量集合和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结束时间向量集合,得到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方法,适用于解决重点空间区域的协同防护问题,以及实现重点监护区域的全区域在较小的时间间隔内重访。
背景技术
雷达是实现国土防御的重要手段,以往提升雷达系统探测能力的主要手段是提升单个雷达的性能;雷达系统性能主要是由雷达系统的功率孔径积决定的,因此为了提升对于远程目标和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升功率孔径积是主要手段;提升单站探测能力是基础,但考虑到空域覆盖性和实时覆盖能力,但单站雷达能力总有极限,进行雷达组网可以进一步增强系统探测能力。
当前信号融合研究侧重于最优化融合后的探测能力,对于多站雷达的发射端并没有约束,实际多站雷达的覆盖能力本质上还是有雷达信号的功率覆盖情况决定的,但是相关研究仍然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方法,该种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方法以信号级融合探测为基础,研究多雷达发射机的时间、空间规划方法,利用最少的资源实现目标的搜索和典型目标的跟踪,实现重点监护区域的全区域最小时间间隔重访。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考虑到雷达系统的检测能力最终是由雷达系统发射信号的能量赋予的,在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中,基于信号级融合探测算法的性能分析表明,多数信号融合算法仅在不同通道内目标回波信号具有相同信噪比的时候可以实现最优。在信号融合算法的框架下,最终的目标检测性能将取决于局部雷达站观测信号的信噪比。雷达发射端的时间资源优化问题本质则体现为重点空间区域的各个区域能量均衡覆盖的问题。综合雷达站空间位置的优化部署,对重点空间区域的进行划分,对雷达发射端的时间资源,包括重访时间、驻留时间等,进行合理的优化管控,实现重点空间区域的各个区域能量均衡覆盖,实现重点监护区域的全区域最小时间间隔重访。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分布式雷达系统,所述分布式雷达系统由N个局部雷达站和一个融合中心组成,融合中心为中央连接点,N个局部雷达站分别与融合中心直接相连;然后建立基准坐标系;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2,确定重点监视区域,然后根据所述基准坐标系得到M个协同探测区域单元;M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3,计算得到N个局部雷达站在M个协同探测区域单元上的波束驻留时间集合;
步骤4,根据N个局部雷达站在M个协同探测区域单元上的波束驻留时间集合,分别得到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时间向量集合和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结束时间向量集合;其中,M表示协同探测区域单元总个数,与搜索区域总个数取值相等且一一对应;
步骤5,根据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时间向量集合和分布式雷达系统照射M个搜索区域时N个局部雷达站的脉冲发射结束时间向量集合,得到分布式雷达多站检测序列规划设计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83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