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6890.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兰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宜州区群力种养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30;A23K10/30;A01G20/00;A01G22/00;A01G22/15;A01G22/25;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养 仔猪 三叶草 养殖 肉质 芫荽 生态养殖 养殖周期 母猪 野葛 种猪 鱼腥草 繁育 饲料转化率 肌肉脂肪 疫病防治 脂肪沉积 狗爪豆 凉粉草 瘦肉率 猪机体 猪养殖 木薯 艾草 放入 红薯 猪肉 种植 矛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的生态养殖方法,涉及猪养殖领域;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仔猪繁育、仔猪断奶至出栏养殖和疫病防治;所述母仔猪繁育中,母猪孕期每天安排在第一放养区放养,第一放养区内混合种野葛、艾草、芫荽、鱼腥草和三叶草;哺乳期每天安排母猪在第二放养区放养,第二放养区内混合种野葛、雷公根、芫荽、甘露子和三叶草;所述仔猪断奶至出栏养殖中,仔猪断奶后放入第三放养区进行轮牧放养,轮牧区内种植狗爪豆、木薯、红薯、甘露子、凉粉草和三叶草。本发明通过科学合理养殖,克服了养殖周期短与肉质差的矛盾,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猪机体对脂肪沉积的性能,养殖得到的猪肉瘦肉率高,肌肉脂肪含量适中,肉质香嫩可口,养殖周期短,肉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猪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肉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满足市场需求,现阶段肉猪养殖趋向规模化,养殖主要以舍饲为主,同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猪养殖周期越来越短,但肉质较差,而少数放养的猪肉质好,但养殖周期长。为了克服养殖周期与肉质的矛盾,申请人研究了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以获得养殖周期短,肉质香嫩可口,品质上乘的猪肉,以满足大众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猪的生态养殖方法,该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养殖,克服了养殖周期短与肉质差的矛盾,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猪机体对脂肪沉积的性能,养殖得到的猪肉瘦肉率高,肌肉脂肪含量适中,肉质香嫩可口,养殖周期短,肉质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仔猪繁育、仔猪断奶至出栏养殖和疫病防治;
所述仔猪繁育为:选择健康母猪进行仔猪繁育,所述母猪孕期每天饲喂全价孕期饲料2.5-3.0kg,并提供充足饮水,且每天安排母猪在第一放养区放养1-2h,所述第一放养区内混合种植野葛、艾草、芫荽、鱼腥草和三叶草,所述野葛种植为12-15株/亩,艾草播种量为300-500g/亩,芫荽播种量为200-400g/亩,鱼腥草播种量为400-600g/亩,三叶草播种量为600-800g/亩;哺乳期每天饲喂哺乳母猪全价饲料3.0-4.5kg,并另喂青料1-2kg,且每天安排母猪在第二放养区放养1-2h,所述第二放养区内混合种植野葛、雷公根、芫荽、甘露子和三叶草,所述野葛种植为12-15株/亩,雷公根播种量为100-300g/亩,芫荽播种量为300-600g/亩,甘露子播种量为200-400g/亩,三叶草播种量为900-1000g/亩;
所述仔猪断奶至出栏养殖为:上述仔猪断奶后开始放入第三放养区进行轮牧放养,每天早晚各喂一次猪全价饲料,并提供清洁饮水,放养至12-14个月龄即可出栏;所述第三放养区分为8-10个轮牧区,猪在每个轮牧区放养7-10天,轮牧区内每平方米可放养1-2头体重为10-20公斤的猪;所述轮牧区内种植狗爪豆、木薯、红薯、甘露子、凉粉草和三叶草,所述狗爪豆在每个轮牧区的种植株数为4-6株,木薯围绕轮牧区四周种植2-3排,红薯与木薯套种,甘露子播种量为200-400g/亩,凉粉草播种量为100-300g/亩,三叶草播种量为900-1000g/亩,种植3-5个月后即可开始放养猪;
所述疫病防治为:仔猪断奶至出栏这一时期,每隔1-2个月给猪驱虫一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养区种植时,将艾草、芫荽、鱼腥草和三叶草的种子混匀后撒播,并进行田间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养区种植时,将雷公根、芫荽、甘露子和三叶草的种子混匀后撒播,并进行田间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轮牧区种植时,将甘露子、凉粉草和三叶草的种子混匀后撒播,并进行田间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木薯种植株行距为0.8×0.8m。
进一步地,所述轮牧区内还设有5-7个1-1.6m高的木桩供狗爪豆攀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宜州区群力种养专业合作社,未经河池市宜州区群力种养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池除污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的慢性应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