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6266.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东;刁凯凯;陈龙;杨泽斌;韩守义;李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1/16 | 分类号: | H02K21/16;H02K19/10;H02K1/14;H02K1/27;H02K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混合 开关 磁阻 电机 | ||
本发明一种模块化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外定子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截面呈C形的Ns个相同的C形定子分块组成,C形定子分块的轴向两侧壁形成两个定子齿,两个定子齿上绕有绕组,C形定子分块的C形开口沿径向朝内,C形开口形成一个定子槽;内转子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截面呈C形的Nr个相同的C形转子分块组成,C形转子分块的轴向两侧壁形成两个转子齿,C形转子分块的C形开口沿径向朝外,C形转子分块的C形开口形成一个转子槽;在每个C形转子分块的C形开口中固定嵌有一块永磁体,每个永磁体都是轴向充磁且所有的永磁体充磁方向一致;采用模块化结构,各个磁回路相互独立,完全隔离,容错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开关磁阻电机定转子上都没有永磁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同时由于没有永磁体,在相同的电机大小的情况下,电机的功率密度更低,在励磁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转矩更小。为了克服传统的开关磁阻电机的缺点,在电机中加入永磁体能够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935095A、名称为“一种U形定子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文献中公开了一种U形定子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该电机由若干U形定子块组成模块化定子,每个U形定子块的两个定子齿上均缠绕励磁绕组,每个U形定子块的内侧通过设置一个永磁体增加电机的功率密度。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1432Y、名称为“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磁与永磁混合励磁的开关磁阻电机,该电机在每个宽槽中都镶有永磁体,提高了电机的性能体积比和性能重量比。以上公开的电机结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电机的功率密度,但不足之处在于都是将永磁体嵌在定子槽内,相对地就减小了定子绕组的布置空间,使得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模块化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在未减小定子绕组空间的情况下还能增大开关磁阻电机的功率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模块化混合励磁开关磁阻电机具体采用如下方案:转轴外同轴固定套有内转子,内转子外同轴套外定子,外定子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截面呈C形的Ns个相同的C形定子分块组成,C形定子分块的轴向两侧壁形成两个定子齿,两个定子齿上绕有绕组,C形定子分块的C形开口沿径向朝内,C形开口形成一个定子槽;内转子由沿圆周均匀分布的轴向截面呈C形的Nr个相同的C形转子分块组成,C形转子分块的轴向两侧壁形成两个转子齿,C形转子分块的C形开口沿径向朝外,C形转子分块的C形开口形成一个转子槽;在每个C形转子分块的C形开口中固定嵌有一块永磁体,每个永磁体都是轴向充磁且所有的永磁体充磁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C形转子分块在轴向上的长度等于C形定子分块在轴向上的长度,转子齿与定子齿在轴向上的长度相等,转子槽和定子槽在轴向上的槽长相等。
进一步地,每块永磁体都是长方体结构,其轴向长度大于转子槽的轴向长度,径向长度小于或者等于转子槽的径向长度,每个永磁体在其中心圆周的切向方向上的厚度与C形转子分块在切向方向上的厚度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永磁体置放在内转子的C形槽内,转子上没有绕组,不影响定子绕组布置,不占用绕组空间,不会减小绕组空间,布置方式灵活。
2、本发明不仅拥有普通开关磁阻电机所具有的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回路,同时叠加了永磁体产生的磁回路,磁密更高,在相同的励磁功率下,可产生更大的转矩。
3、本发明中的外定子和内转子都是C形分块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各个磁回路相互独立,完全隔离,电机容错性能好。
4、本发明中的外定子和内转子都是C形分块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各个磁回路相互独立,完全隔离,电机容错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