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6026.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6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红;胡猛;谭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33Y10/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零件 焊接 修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对薄壁类零件进行预热和防过热处理,在薄壁类零件焊接处的背侧轧制或粘合一层低熔点金属薄片,利用金属熔化相变潜热非稳态局部高效吸热原理,实现零件局部的高效冷却,进而防止薄壁类零件在焊接过程中过度受热而出现变形或烧穿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零件修复与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工业的迅速发展,构件日渐趋于大型整体化、薄壁轻量化、形状复杂化,并且要满足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如发动机或燃料箱内的大多数零部件均为大型薄壁类零件,其工作环境恶劣,经常会受到高温燃气、风蚀磨损及压力冲击等损伤。由于大多数零件成本较高,加工周期较长,因此将受损零件直接修复后使用可为企业降低大量成本。
薄壁类零件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激光熔覆、热喷涂及焊接等加工处理,但是由于薄壁类零件厚度不够,经常在加工修复过程中过度受热而出现热变形及烧穿现象,严重影响了零件的尺寸,从而导致零件修复后不符合使用标准。
现有的焊接修复处理工艺中大多采用机械夹持的方式为零件提供稳定性,同时防止零件在焊接时出现变形,但这种方式只能保证零件靠近夹持处的地方变形量小,并不能防止过度受热引起的变形和烧穿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方法及其装置,可防止零件在高温焊接的过程中因过度受热而出现变形或烧穿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清洗:采用氟离子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
(2)裂纹检测:按照液体渗透检查标准对零件进行裂纹检测,然后采用丙酮或酒精溶液对零件的焊接面进行擦拭;
(3)预热处理:将零件擦拭干净后整体预热至150~220℃,然后将零件安装在焊接平台上进行表面堆焊,堆焊前焊条先经过300~350℃烘焙1h后再缓冷;
(4)防过热处理:在零件焊接处的背侧轧制或粘合一层低熔点金属薄片,防止零件在焊接过程中过度受热出现变形或烧穿;
(5)熔覆焊接:调节焊接平台的斜度,对零件进行熔覆焊接;
(6)真空退火处理:将熔覆焊接后的零件置于真空炉中进行真空热处理,去除焊接应力;
(7)标准检验:对零件进行硬度、尺寸及焊缝裂纹检查,检查是否符合标准。
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液体渗透检查为荧光溶液渗透检查。
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低熔点金属薄片为铝或铝合金薄片。
一种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装置,包括底座和焊接平台,底座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凸台,另一侧安装有滑座,凸台靠近滑座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焊接平台的底部与凸台的斜面铰接,焊接平台上开有焊接孔,焊接平台的焊接孔处两侧可滑动地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滑座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铰接有支架杆,支架杆的一端与焊接平台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的截面形状为T形,且承载板的内侧开有承载槽,承载板的外侧设置有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平台的背侧固定有圆筒,圆筒内配合有转轴,所述支架杆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开有放置槽。
本发明通过在薄壁类零件焊接处的背侧轧制或粘合一层低熔点金属薄片,利用金属熔化相变潜热非稳态局部高效吸热原理,实现零件局部的高效冷却,进而防止薄壁类零件在焊接过程中过度受热而出现变形或烧穿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薄壁类零件的焊接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6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