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5165.5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3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来风刚;李雨泰;李济伟;李皎;尚智婕;董希杰;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电力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100761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络 虚拟 sdn 架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所述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包括:云服务平台、网络虚拟化设备、计算虚拟化设备以及存储虚拟化设备。本发明提供了双层的云服务网络架构,在用户需要进行数据访问时,通过其自己的客户端登陆云服务平台,进行访问,云服务平台根据用于的访问需求,通过网络虚拟化设备为用户提供网络访问服务,通过计算虚拟化设备为用户提供计算服务,通过存储虚拟化设备满足用户对数据的存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扩展,IT作为基础设施,其快速部署和高利用率成为主要需求。云计算可以为之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资源,成为当前企业IT建设的常规形态,而在云计算中大量采用和部署的虚拟化几乎成为一个基本的技术模式。部署虚拟机需要在网络中无限制地迁移到目的物理位置,虚拟机增长的快速性以及虚拟机迁移成为一个常态性业务。传统的网络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这种业务需求,网络部分已经成为限制数据中心虚拟化的一个瓶颈,针对现有传统网络对业务灵活部署的限制,在发明中引入基于网络虚拟化的SDN架构,来解决现有数据中心网络面临的问题。
虚拟机迁移的网络属性要求,当其从一个物理机上迁移到另一个物理机上,虚拟机需要不间断业务,因而需要其IP地址、MAC地址等参数维持不变,如此则要求业务网络是一个二层网络,且要求网络本身具备多路径多链路的冗余和可靠性。传统的网络生成树(STP,Spaning Tree Protocol)技术不仅部署繁琐,且协议复杂,网络规模不宜过大,限制了虚拟化的网络扩展性。基于各厂家私有的IRF/vPC等设备级的(网络N:1)虚拟化技术,虽然可以简化拓扑、具备高可靠性,但是对于网络有强制的拓扑形状要求,在网络的规模和灵活性上有所欠缺,只适合小规模网络构建,且一般适用于数据中心内部网络。
在大二层网络环境下,数据流均需要通过明确的网络寻址以保证准确到达目的地,因此网络设备的二层地址表项大小(即MAC地址表),成为决定了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的规模上限,并且因为表项并非百分之百的有效性,使得可用的虚拟机数量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对于低成本的接入设备而言,因其表项一般规格较小,限制了整个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虚拟机数量,但如果其地址表项设计为与核心或网关设备在同一档次,则会提升网络建设成本。虽然核心或网关设备的MAC与ARP规格会随着虚拟机增长也面临挑战,但对于此层次设备能力而言,大规格是不可避免的业务支撑要求。减小接入设备规格压力的做法可以是分离网关能力,如采用多个网关来分担虚拟机的终结和承载,但如此也会带来成本的巨幅上升。
当前的主流网络隔离技术为VLAN(或VPN),在大规模虚拟化环境部署会有两大限制:一是VLAN数量在标准定义中只有12个比特单位,即可用的数量为4K,这样的数量级对于公有云或大型虚拟化云计算应用而言微不足道,其网络隔离与分离要求轻而易举会突破4K;二是VLAN技术当前为静态配置型技术,这样使得整个数据中心的网络几乎为所有VLAN被允许通过(核心设备更是如此),导致任何一个VLAN的未知目的广播数据会在整网泛滥,无节制消耗网络交换能力与带宽。
发明内容
上述的三大问题,完全依赖于物理网络设备本身的技术改良,目前看来并不能完全解决大规模云计算环境下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更大范围的技术革新来消除这些限制,以满足云计算虚拟化的网络能力需求。在此驱动力基础上,逐步演化出Overlay网络技术。
Overlay是一种网络架构上叠加的虚拟化技术模式,其大体框架是对基础网络不进行大规模修改的条件下,实现应用在网络上的承载,并能与其它网络业务分离,并且以基于IP的基础网络技术为主。Overlay网络是指建立在已有网络上的虚拟网,由逻辑节点和逻辑链路构成。Overlay网络具有独立的控制和转发平面,对于连接在overlay边缘设备之外的终端系统来说,物理网络是透明的Overlay网络是物理网络向云和虚拟化的深度延伸,使云资源池化能力可以摆脱物理网络的重重限制,是实现云网融合的关键。并且结合SDN控制器对网络设备进行纳管,根据虚机上线情况灵活建立Overlay隧道指导流量转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电力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电力信息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5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