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型屏面板的栅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4875.6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8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邢振周;黄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刘巍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线 阵列基板行驱动 驱动 开口 电路 开孔区 栅驱动电路 开孔处 延伸 异型屏 边框 产品良率 减小 制程 屏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型屏面板的栅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该栅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有开口/开孔区左侧延伸至开口/开孔处;第二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有开口/开孔区右侧延伸至开口/开孔处;第三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无开口/开孔区左侧延伸至右侧,且其所驱动的上下相邻的扫描线之间间隔有第四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所驱动的扫描线;第四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无开口/开孔区右侧延伸至左侧,且其所驱动的上下相邻的扫描线之间间隔有第三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所驱动的扫描线。本发明能够减小屏幕开口/开孔处的边框宽度,简化工艺制程、提升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型屏面板的栅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智能化,特别是手机的智能化程度更为突出。目前手机屏的设计趋势是Incell(内嵌式触控)+全面屏化,但由于前置摄像头及听筒等的存在,不得不做出屏幕挖孔的设计(Notch设计),使得面板成为异型屏面板。采用Notch设计,即开口/开口设计就会导致有开口/开孔区的扫描线(Gate line)走线不顺,进而导致屏幕开口/开孔处的边框宽度较大,以及易造成工艺/良率上的缺失。参见图1,其为市面上全面屏手机示意图,因采用开口/开孔设计,故可根据开口/开孔所在位置将面板划分为有开口/开孔区和无开口/开孔区。
中小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可分为栅极驱动(Gate driver)电路和源极驱动(Source driver)电路。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中小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示意图。驱动芯片(Driver IC)绑定(bonding)在玻璃面板底侧并通过柔性电路板组装(FPCA)与主机连接,从而实现Source driver功能。而Gate driver驱动电路是通过GOA电路实现的,即阵列基板行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Gate Driver的部分功能在玻璃面板上实现,且一般情况下,GOA电路分别置于玻璃面板的左右两侧,并采用GOA电路交插驱动的方式(左侧GOA电路驱动Gate line1/Gate line3/Gate line5…,右侧GOA电路驱动Gateline2/Gate line4/Gate line6…)。
Incell+Notch面板,由于有开口/开孔的存在,就会导致开口/开孔区Gate line走线绕线,屏幕开口/开孔处的边框宽度受到影响。如图3所示,其为两种现有开口/开孔区的扫描线交插驱动设计方案示意图。现有开口/开孔区的Gate line设计有以下两种,(1)图3左侧,开口/开孔区Gate line直接在GE层(Gate层)绕线,该方法的缺点为在GE层走线长度太长易出现走线炸伤/炸断的情况。(2)图3右侧,开口/开孔区Gate line穿孔至SD层(Source层)绕线,该方法的缺点为需穿孔至SD层,会造成工艺复杂化/良率降低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屏面板的栅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减小屏幕Notch处的边框宽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型屏面板的栅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位于面板有开口/开孔区左侧,用于从有开口/开孔区左侧驱动扫描线,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有开口/开孔区左侧延伸至开口/开孔处;
第二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位于面板有开口/开孔区右侧,用于从有开口/开孔区右侧驱动扫描线,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有开口/开孔区右侧延伸至开口/开孔处;
第三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位于面板无开口/开孔区左侧,用于从无开口/开孔区左侧驱动扫描线,其所驱动的扫描线从无开口/开孔区左侧延伸至右侧,且其所驱动的上下相邻的扫描线之间间隔有第四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所驱动的扫描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4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