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监测车载通讯模块连接状态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4437.X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龙;方智;汪世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监测 车载 通讯 模块 连接 状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测车载通讯模块连接状态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请求应答信息管理及建立连接信道模块,用于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实时发送的建立连接请求,并发送至主机;接收主机根据建立连接请求实时发送的应答信息,并建立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之间的连接信道;将应答信息实时发送至连接信道实时检测模块;连接信道实时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应答信息,并实时编辑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已连接状态显示信号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将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已连接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本发明利用连接信道实时检测模块接收应答信息,具有能够实时、方便、直观的监测车载通讯模块的工作连接状态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测车载通讯模块连接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通讯模块主要用于和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后台系统/用户终端的通信,实现用户终端的车辆信息显示与控制。当用户通过手机端等终端发送控制命令后,TSP后台会发出监控请求指令到车载通讯模块,车辆在获取到控制命令后,通过CAN总线发送控制报文并实现对车辆的控制,最后反馈操作结果到用户的手机端等终端上,仅这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远程启动车辆、打开空调、调整座椅至合适位置等。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车载通讯模块是车联网实现的基础,其稳定性保证了车联网所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故其在整车上的安装位置存在隐蔽性。车载通讯模块首次安装后,只能通过诊断仪进入车辆诊断去查看,无法通过其他形式判断车载通讯模块是否连接正常,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实时监测车载通讯模块连接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车载通讯模块连接状态的装置,包括:
请求应答信息管理及建立连接信道模块,用于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实时发送的建立连接请求,并发送至主机;接收主机根据建立连接请求实时发送的应答信息,并建立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之间的连接信道;将应答信息实时发送至连接信道实时检测模块;
连接信道实时检测模块,用于接收应答信息,并实时编辑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已连接状态显示信号发送至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用于将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已连接状态进行实时显示。
进一步地,还包括:车载通讯模块实时网络状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车载通讯模块网络状态查询指令,采集车载通讯模块实时的网络状态数据,并发送至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
进一步地,请求应答信息管理及建立连接信道模块包括建立连接请求信息管理单元、应答信息管理单元和建立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之间的连接信道单元,其中,
建立连接请求信息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车载通讯模块实时发送的建立连接请求,并发送至主机;
应答信息管理单元,用于接收主机根据建立连接请求实时发送的应答信息,并将应答信息发送至建立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之间的连接信道单元;
建立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之间的连接信道单元,用于建立主机与车载通讯模块之间的连接信道,并将接收的应答信息发送至连接信道实时检测模块。
进一步地,车载通讯模块实时网络状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主机发送的车载通讯模块网络状态查询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4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