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73065.9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L5/02;H04L27/26;H04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波 混合 传输 方法 发送 接收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传数据,所述待传数据至少包括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对待传数据进行分组得到发送比特组;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对应的调制模块进行调制得到待传信号;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对应的载波信号并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将载波信号下变频为待传信号,再通过对应的解调模块解调为对应的发送比特组,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待传数据分为不同的发送比特组,并分别采用对应的调制模块进行调制并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采用对应的解调模块进行解调后得到所有的发送比特组,从而能够更加简单方便得实现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的多载波传输,提高系统的整体传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背景技术
5G及5G后续移动通信网络将是一个万物互联和异网共享的高速率、高可靠性、高带宽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已经不能适应。5G的应用场景要求系统既有常规帧传输,也要求系统支持短帧传输,甚至还有其他特殊帧应用。未来移动通信的场景分类有限,但接入量会越来越大,每个应用场景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接入量才能满足某类场景应用的需求。
在现有的调制多载波技术中包括:基于快速傅里叶逆/正变换IFFT/FFT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4G-LTE中,是一种成熟的、频谱利用率极高的多载波传输技术。由于OFDM中各个子信道的正交调制和解调是利用快速付里叶反变换(IFFT)和快速付里叶变换(FFT)方式实现的,在频域存在明显的带外辐射,为了加快了信号功率谱密度边沿的下降速度,减少带外损耗,采用加窗OFDM和滤波器组OFDM技术,是当前最通用的技术。加窗OFDM技术同样应用广泛于数字广播(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无线局网WLAN等多类新型数字传输系统中。滤波器OFDM技术工程中已开始应用广义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GFDM)、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 Bank MultiCarrier,UFMC)、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等技术。
OFDM技术频域频谱的辛格函数存在严重的能量泄漏,对所有子载波的同步性要求极强,还存在较高的信号功率峰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直接限制了多载波传输中的载波带宽,加窗OFDM和滤波器组OFDM技术虽然有所改善,但由于各自信息承载能力单一,在进行多种数据类型传输时传输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但由于各自信息承载能力单一,在进行多种数据类型传输时传输效率低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段内获取待传数据,所述待传数据至少包括数据类型;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对所有待传数据进行分组,以得到至少一个发送比特组;其中,每个发送比特组中的待传数据的数据类型均相同;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分别采用对应的调制模块对所述发送比特组进行调制得到待传信号;
将每个待传信号上变频到对应的载波频段以得到载波信号;其中,任意两个待传信号对应的载波频段互不重叠;
将所有载波信号合并后发送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下变频为所述待传信号,再通过与所述数据类型对应的解调模块将每个待传信号解调为对应的发送比特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多载波混合传输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3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