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节角度测量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927.6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高跃明;杜民;李玉榕;姜瑞欣;刘文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电路 输入连接 信号预处理模块 可调节 输出 电源 角度测量 接收电极 关节 单独使用 发射电极 发送电极 隔离模块 相对比较 硬件要求 用户体验 便携性 实时性 肢体 | ||
1.一种关节角度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发送电极、接收电极放置在待测量肢体上;通过一频率可调的恒压源或恒流源向人体输入恒压信号Vt或恒流信号It,经过第一隔离电路,通过一对发送电极输入到人体;接收电极以差分方式接收输出信号;差分方式测量避免收发信号共地,测量到的输出端电压即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输入信号也经过第三隔离电路,进入MCU模块连接;
步骤S2:输出信号经过人体的传输后,依次通过第二隔离电路、一信号预处理模块;输出至所述MCU模块;
步骤S3:MCU模块对输入信号、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后,同时进入MCU模块的运算单元,计算出实时的关节夹角,并通过I/O接口与人机交互模块交换数据;
步骤S4:所述MCU模块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终端进行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通过发送电极向人体某一肢体部位输入多频恒压信号Vt或恒流信号It,当输入为恒压信号Vt;步骤S3中MCU模块中根据公式G = 20lg(Vr / Vt)计算出在此角度下的信号增益值G;Vr为输出信号对多次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取平均值,得出在不同频率下,关节角度θ与人体信号传输增益的计算公式为G = 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关节夹角、信号传输增益值的关系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线性关系,从而明确了a、b参数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0.15<a<-0.06,-40<b<-20。
5.一种关节角度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频率可调节的电源、第一隔离电路、第二隔离电路、信号预处理模块、MCU模块、第三隔离模块以及安装于待测肢体上的发送电极、接收电极;所述频率可调节的电源一输出经第一隔离电路与发射电极输入连接;所述接收电极输出经第二隔离电路与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输入连接;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输出与所述MCU模块一输入连接;所述频率可调节的电源另一输出经第三隔离电路与所述MCU模块另一输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包括一差分运算放大器及一滤波器;所述差分运算放大器输入接第二隔离电路输出;所述差分运算放大器输出接滤波器输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MCU模块包括一运算单元、第一AD模块及第二AD模块;所述信号预处理模块输出经第一AD模块与所述运算单元一输入连接;所述运算单元另一输入与第二AD模块输出连接;第二AD模块输入与第三隔离电路输出连接;所述运算单元输出一传输单元输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通过一I/O接口与所述MCU模块连接,人机交互模块中包括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按键打开开关或者选择频率,显示屏用以显示角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MCU模块还包括一无线传输模块;MCU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终端进行数据通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角度测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频率可调节的电源为频率可调节的恒压源或恒流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9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