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751.4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2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蓝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 防盗系统 家庭智能 手持终端 通信模块 图像识别 通信模块连接 不间断供电 通信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市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手持终端、通信模块UPS电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UPS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为其不间断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特别是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年轻群体处于白天工作家里无人的状态,这给了一些犯罪分子实施盗窃可乘之机,为了扼制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多数小区都有门禁系统,但是犯罪分子通常都能随住户一同进入小区,门禁系统并不能识别进出人员是否为小区住户,所以作为防盗的最后一关,家用防盗设施成为防盗的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家庭智能防盗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手持终端、通信模块UPS电源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所述UPS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市电连接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和通信模块连接为其不间断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单元、人体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人体感应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摄像单元依次连接,所述摄像单元包括至少2台摄像机,其中1台摄像机设置于门口正上方,另外至少1台摄像机设置于有窗户的墙体外面,所述人体感应器的数量与摄像机的数量相对应,所述人体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摄像机的正下方,当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到人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机开启摄像。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图像处理器、存储器、微计算机和报警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报警单元分别与微计算机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器用于识别处理所述摄像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采集出图像中的人脸信息与人体特征,所述微计算机用于比对所述图像处理器得到的人员信息和存储器所存储的人员信息,判断所采集到的人是家人、陌生人或该楼住户,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微计算机得到及处理的信息,所述报警单元包括多个声音警报器和警报发送器,所述声音警报器设置于门上方和窗户周围,所述警报发送器在警报触发的第一时间给公安部门发送警报,然后再给手机终端发送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微计算机会对采集的人员出现次数进行统计以及对家人信息事先进行了存储,当采集的人员出现多次就判断为该楼住户,采集的人员从未出现就判断为陌生人;所述报警单元的触发情况为,当窗外的摄像机一旦采集到人员信息立即触发报警,当门口的摄像机采集到的人员为陌生人且持续30秒以上触碰门将立即触发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终端用于获取报警信息且可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实时控制摄像机开启获取图像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模块为5G、4G、3G、GSM或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均为高清180度广角摄像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摄像机智能开启,节约用电成本;
2.自动识别人员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判断准确性极高;
3.报警响应时间短,十分有助于对屋内财产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蓝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蓝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机器人单目广角视觉防盗报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路灯电缆防盗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