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2614.0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椒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定位器 医用CT 螺纹杆 方便拆卸 螺纹筒 垫板 外壁 螺母 病情检测 顶部中心 定位效果 固定效果 内壁螺纹 位置偏移 引导作用 穿刺 半球体 橡胶圈 套筒 贴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中心设有凹槽,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与螺纹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设有螺母,所述橡胶圈的底部与螺纹筒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右侧估计有半球体。该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不仅实现了在病人需要进行穿刺时进行前期的引导作用,并且实现了方便拆卸,不会妨碍部分病人的病情检测,该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还实现了对于套筒进行良好的定位效果,避免了定位之后位置偏移的问题,所以该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完全可以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一种方便拆卸、避免影响CT工作、固定效果良好的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
背景技术
本实CT引导穿刺活检是肺部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某些肺部病灶的确诊需要利用穿刺针对病灶处进行取样活检,才能达到诊断目的;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T引导穿刺是通过CT扫描图像找出穿刺最佳层面和进针位置,然后在患者身体表面标注入针点,例如申请号为“201620394782.6”的专利,包括CT检查床和滑动设置在CT检查床一侧用于定位穿刺方向与位置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上安装有一穿刺针,该专利虽然做到了对于穿刺进行定位,但是在该专利中,定位装置始终与CT床连接在一起,当病人不需要穿刺时,该装置则妨碍了正常的工作,并且该专利在对于穿刺部位进行定位之后,不能做到良好的固定效果,极容易使得刚刚定位好的位置发生偏移,导致定位的失败,此时容易造成医生的穿刺位置偏移,对于病人造成痛苦和伤害,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现如今人们对于一种方便拆卸、避免影响CT工作、固定效果良好的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CT引导穿刺定位器,包括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垫板的顶部左侧固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壁固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与螺纹筒的内壁螺纹相连,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第一螺纹杆螺纹相连,所述螺母的底部固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底部与螺纹筒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右侧估计有半球体,所述半球体的内部设有球体,所述球体与半球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半球体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通过第一螺纹孔与半球体螺纹相连,所述螺栓的底部与球体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球体的外壁右侧估计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右侧固接有套筒,所述垫板的下方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固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固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底板转动相连,所受第二螺纹杆通过第二螺纹孔与垫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部固接圆柄。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顶部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固接有竖杆,所述竖杆通过圆槽与套筒间隙配合,所述竖杆的底部固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底部固接有圆环。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圆柄的外壁设有多个凸条。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底部固接有多个橡胶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椒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椒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2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刺手术用靶向导板
- 下一篇:穿刺器固定装置及穿刺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