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过流保护和过流关断自锁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71055.1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朱庆;朱弢;秦亮;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0 | 分类号: | H02H3/00;H02H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董泽宇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流保护 自锁电路 电路 三极管 电流采样电路 二极管 关断 可调 触发电压信号 电气控制技术 触发信号 电压触发 分立元件 硬件锁定 控制端 触发 反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过流保护和过流关断自锁电路,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电流采样电路、过流保护设定电路和过流自锁电路组成,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含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所述过流保护设定电路包含第三三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过流自锁电路包含第二三极管。本发明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一种电压触发硬件锁定和解锁电路,可以在触发信号消失后继续维持触发时的状态信息,此信息可以快速反馈到引起触发电压信号的控制端,以达到保护电路和负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过流保护和过流关断自锁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趋向于高度集中化和微型化。这样,接线工作量就变得更大更复杂,实际应用时,难免有接线错误,往往不小心会将I/O端口接到了其它负载上,而误接了大功率的负载,可能造成端口过流烧毁,带来售后服务的麻烦。因此,要对系统的每个I/O端口都有必要设计过流保护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目前硬件电路中,保护信号都是随着过流信号的改变而随时改变,过流信号消失后,状态信号也随之消失。这样就无法根据不同负载的要求做到对过流电流大小控制。而且,如果过流发生后没有及时撤销,就会导致负载驱动芯片处于反复的开关状态,随着热量的积累,很可能导致驱动芯片被烧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出的一种可调过流保护和过流关断自锁电路,具有可调节过流电流大小和过流关断自锁功能;可以通过调整采样分压电阻来设定过流电流大小,当电路出现过流时,过流自锁电路开启,拉低负载芯片控制端电压,使其一直保持在关断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过流保护和过流关断自锁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路、过流保护设定电路和过流自锁电路组成,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含第一三极管、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一电阻与负载控制信号相连,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负载和电源相连,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过流保护设定电路包含第三三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六电阻相连,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五电阻相连,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相连,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九电阻和第二二极管相连,第二二极管另一端与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相连,第九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阻与+5V电源相连,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过流自锁电路包含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七电阻相连,第七电阻另一端与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相连,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5V电源相连,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流采样电路的电流采样点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相连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流保护设定电路的过流设定由电流采样点经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分压后得到,所述第四电阻为可调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分压得到的电压≥第三三极管基极的导通电压时,过流自锁电路启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流自锁电路的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配合使用,第三三极管导通控制第二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导通维持第三三极管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流自锁电路启动拉低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之间电压,第一三极管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分立元件构成的一种电压触发硬件锁定和解锁电路,可以在触发信号消失后继续维持触发时的状态信息,此信息可以快速反馈到引起触发电压信号的控制端,以达到保护电路和负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71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