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9745.3 | 申请日: | 201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丁新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逸新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4 | 分类号: | F24F13/2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3 | 代理人: | 尤莹 |
地址: | 2151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法兰 过滤网 消音器 消音器本体 第二法兰 防尘效果 进液管 抗震 隔板 集液器 过滤 空调技术领域 螺栓 过滤效果 灰尘杂质 活动连接 固定杆 有效地 内壁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包括消音器本体,所述消音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二法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法兰远离第一法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消音器本体靠近进液管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集液器,所述集液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杆。该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能有效地对进液管内的液体进行过滤,防止液体内的灰尘杂质进入到消音器本体内,起到了过滤的作用,过滤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市场销售并使用的空调器,普遍地采用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作为节流元件。在空调器制冷系统中,当压缩机运行时制冷剂在系统管路内流经节流元件后,制冷剂被节流后的压力会降低至0.6至1.0Mpa左右。节流后的制冷剂会急剧膨胀其体积,相应地造成系统管路中由制冷剂引起的剧烈气体振动而引发较大分贝的噪音,从而明显提升用户室内环境的噪音。
通过增加消音装置以期降低制冷剂引起的噪音,是目前空调器生产厂家通常采取的技术解决手段。
而且,制冷系统内要求清洁、无杂质,因此,需要一个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具备抗震减噪效果好和防尘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抗震效果差和防尘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抗震减噪效果好和防尘效果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包括消音器本体,所述消音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通过螺栓与第二法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内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第二法兰远离第一法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消音器本体靠近进液管一端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集液器,所述集液器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远离固定杆的一侧固定安装在消音器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的中部贯穿于转球的内部,所述转球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转球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消音器本体远离进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搭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远离第一过滤网的一侧搭接有第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孔径,所述第二过滤网的网孔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网的网孔孔径。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槽,若干个所述通槽的四周均设置有锥形凸块。
优选的,所述集液器的剖面为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剖面为U形,且所述挡板的边缘处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能有效地对进液管内的液体进行过滤,防止液体内的灰尘杂质进入到消音器本体内,起到了过滤的作用,过滤效果明显。
2、该抗震防尘效果好的消音器,通过隔板、通槽和锥形凸块的设置,能有效地对进液管流出的液体进行缓冲,进而提高了该消音器的抗震和降噪的性能;通过设置固定杆和转球,能有效地对集液器的出口处液体进行缓冲,进而提高了该消音器的抗震和降噪的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逸新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逸新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9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