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厂废旧耐火材料的循环利用加工工艺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8117.3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祁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锦成物资回收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12;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耐火材料 循环利用 分筛 钢厂 耐火材料 循环再利用 钢铁冶金 工业要求 含量检测 炼钢原料 制造成本 粗破碎 可回收 再生料 标样 除铁 破碎 分类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厂废旧耐火材料的循环利用加工工艺及系统,属于钢铁冶金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可回收耐火材料、粗破碎、初步分筛、细破碎、二次分筛、除铁、镁含量检测、标样分类、获取再生料,实现了对废旧耐火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克服了现有技术对废旧耐火材料的处理过程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的缺陷,以达到废旧耐火材料经过重新加工后成为符合工业要求的炼钢原料,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厂废旧耐火材料的循环利用加工工艺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产量巨大,钢铁工业每年需要使用的耐火材料数目惊人,同时,钢铁工业每年也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耐火材料。
钢铁厂生产属于高温产业,工业窑炉都要消耗大量的耐火材料,而耐火材料需要在定期时间进行及时更换,这势必会产生大量废弃耐火材料,从而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另外,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耐火材料制品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废品和耐火材料废料。这些被作为垃圾的废弃耐火材料不但数量巨大,而且极难处理,除了极少数可以返回生产线再利用外,大部分废弃耐火材料的典型处理方式就是掩埋或降级使用,一般对耐火材料进行丢弃或掩埋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采用目前的处理方式,企业不但需要买地堆积或掩埋这些日益增多的废料,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厂废旧耐火材料的循环利用加工工艺及系统以达到废旧耐火材料经过重新加工后成为符合工业要求的炼钢原料,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厂废旧耐火材料的循环利用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可回收耐火材料:清除炼钢炉内部呈不规则烧结状的废旧耐火材料,剥离废旧耐火材料表面的变质层和侵蚀层以获取可回收耐火材料;
2.粗破碎:将步骤1中的可回收耐火材料通过第一破碎机进行粗破碎,得到破碎后产生的粗破碎颗粒物;
3.初步分筛:将粗破碎颗粒物通过第一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第一振动筛上进行筛分,以筛分出颗粒粒径在12mm以下的颗粒料,同时,将颗粒粒径大于12mm 的颗粒料,由第一螺旋输送机返回到第一破碎机中继续破碎;
4.细破碎:将步骤3中颗粒粒径在12mm以下的颗粒料通过第二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第二破碎机中,得到破碎后产生的细破碎颗粒物;
5.二次分筛:将细破碎颗粒物通过第三皮带输送机输送到第二振动筛上进行筛分,以筛分出颗粒粒径在5mm以下的颗粒料,同时,将颗粒粒径大于5mm 的颗粒料,由第二螺旋输送机返回到第二破碎机中继续破碎;
6.除铁:将步骤5中筛分出颗粒粒径在5mm以下的颗粒料通过第四皮带输送机传送至再生料存放仓内,且在第四皮带输送机的上方装有除铁器;
7.镁含量检测:重复步骤1-6将不同批次的物料分别装载到不同的再生料存放仓内,对再生料存放仓中的物料进行镁含量抽样检测;
8.标样分类:根据步骤7中不同的再生料存放仓中物料的镁含量不同进行分类标样,将分类标样的再生料存放仓放置待用;
9.获取再生料:根据对镁含量的实际需求,选取不同的再生料存放仓中的物料通过高速搅拌机进行混合搅拌以获得最终的再生料坯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碎机和第二破碎机的上方分别罩有吸尘罩盖,吸尘罩盖连接有吸尘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破碎机为颚式破碎机,第二破碎机为辊式破碎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废旧耐火材料表面的变质层和侵蚀层剥离的方法为:采用人工铁锤敲击铲除,以将废旧耐火材料的变质层和侵蚀层剥离以得到可回收耐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锦成物资回收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锦成物资回收再生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8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