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7143.4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昌;邢仕廷;宋丽萍;叶小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H02K44/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空气加速 流管 连接铜片 激励器 叶轮 绝缘介质层 外壳内表面 定向气流 加速电极 金属触点 下电极片 储气瓶 电极片 电极 层厚 诱导 通电 | ||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其包括外壳、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加速电极片、绝缘介质层、第一连接铜片、第二连接铜片和金属触点;本发明提供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是在外壳内表面上增加数个层厚只有几毫米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在通电的状态下就可以在外壳内诱导产生具有一定速度的气流。与传统方法相比,没有叶轮、电极,也不需要额外的储气瓶等,结构简单。另外,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在较小尺寸的外壳内形成比较稳定的定向气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和空气动力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
背景技术
现阶段,如果需要人为地在管道或类似管道中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气流,主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风机,另一种是高压气源。其中风机是依靠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广泛用于工厂、矿井、隧道、车辆、船舶和建筑物等的通风、排尘和冷却,也可以为锅炉引风等。高压气源则是预先将空气压缩在气瓶内,然后通过阀门控制送风。风机可以为大型设备、场所提供气流,高压气源则可以满足小尺寸管道的需求。但是,由于风机设备包含叶轮和电机等,整个设备的尺寸较大,并且旋转件长时间工作会产生磨损等问题。而用高压气源来持续送风需要存储大量的压缩气体,这就需要很大的气瓶。
虽然国内外关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研究方向多在流动控制方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包括外壳、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加速电极片、绝缘介质层、第一连接铜片、第二连接铜片和金属触点;其中外壳为圆管状,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下电极片呈环状,多个下电极片以与外壳同心的方式等间距安装在外壳的内圆周面上;每个下电极片的一侧安装有一个呈环状的加速电极片;所有下电极片与加速电极片由两条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且相距180°的第二连接铜片相连接;绝缘介质层铺设在下电极片和加速电极片外侧以及外壳的内圆周面上;上电极片呈环状,绝缘介质层外表面上位于每个下电极片另一侧的部位安装有一个上电极片,多个上电极片由两条沿外壳8长度方向设置且相距180°的第一连接铜片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铜片和第二连接铜片相距90°;由一个上电极片、一个下电极片、一个加速电极片和绝缘介质层构成一个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四个金属触点以相距90°的方式安装在外壳的进气口处,并且分别与两条第一连接铜片和第二连接铜片的一端相连接,用于连接电源。
所述的外壳采用陶瓷、玻璃和硅橡胶在内的绝缘材料制成,直径D为25mm—35mm。
所述的第一连接铜片和第二连接铜片均采用宽度w为2mm,厚度e为0.1mm的铜箔制成。
所述的上电极片、下电极片和加速电极片均采用宽度w为2mm,厚度e为0.1mm的铜箔制成,同一个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中的上电极片和下电极片的轴向距离为零,加速电极片和下电极片的轴向距离为1mm。
所述的绝缘介质层采用多层kapton胶带或者薄膜硅橡胶制成,厚度为0.5-1.5mm。
所述的环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有效作用长度L为20—30mm。
所述的外壳与下电极片、加速电极片和绝缘介质层以及绝缘介质层与上电极片之间采用环氧树脂胶合剂进行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空气加速流管是在外壳内表面上增加数个层厚只有几毫米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在通电的状态下就可以在外壳内诱导产生具有一定速度的气流。与传统方法相比,没有叶轮、电极,也不需要额外的储气瓶等,结构简单。另外,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在较小尺寸的外壳内形成比较稳定的定向气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7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X射线发生器的高频信号控制电路和X光机
- 下一篇:一种等离子体生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