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层或多层原位注入的污染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6826.8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苗竹;吕正勇;朱湖地;宋登慧;李淑彩;冯国杰;魏丽;冯坤;田相泽;黄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淀区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隔器 管内 分隔管 阻隔器 多层 污染修复装置 圆形开孔 深度尺 盐溶液 注入管 注药管 单层 管壁 一体化结构 污染地层 圆环结构 重点治理 注入液体 橡胶囊 重污染 注入井 分层 筛管 圆环 连通 穿过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单层或多层原位注入的污染修复装置,包括:深度尺、分隔管、注药管、管内分隔器、阻隔器和盐溶液注入管,深度尺固定于分隔管的管壁外侧,管内分隔器为圆环结构,管内分隔器的圆环上设置有圆形开孔,注药管穿过管内分隔器上的圆形开孔,管内分隔器固定于分隔管内;阻隔器为套设于分隔管的管壁外侧的橡胶囊结构,阻隔器与管内分隔器的位置相对应,分隔管与阻隔器设置于注入井中,盐溶液注入管与阻隔器为连通的一体化结构。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原位注入的整个筛管进行人为分层注入和多层不同深度同时注入液体药剂,从而实现对不同污染地层以及重污染深度能够达到重点治理、精确治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层或多层原位注入的污染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原位注入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技术是目前常用的修复技术,对于污染深度较深和地层渗透性较好的场地非常适用。
原位注入技术是通过向地下建设垂直的注入井,注入井内设有井管,在地下污染部分的井管开筛,使得投加到注入井内的修复药剂通过筛管扩散到土壤和地下水中,与污染物反应达到修复的效果。
但由于注入井管开筛位置在建设注入井时就对开筛长度进行了固定,且由于注入压力和地层条件的限制造成筛管长度过长时会影响注入效果;对于同一点位不同地层及不同深度或某一特定深度的修复药剂注入,往往不能通过一口注入井来实现,为此要进行多口注入井的建设,从而造成修复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层或多层原位注入的污染修复装置,利用管内分隔器、盐溶液注入管和阻隔器对注入井进行分层阻隔,利用注药管实现对原位注入的整个筛管进行人为分层注入和多层不同深度同时注入液体药剂,从而实现对不同污染地层以及重污染深度能够达到重点治理、精确治理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层或多层原位注入的污染修复装置,包括:深度尺、分隔管、注药管、管内分隔器、阻隔器和盐溶液注入管,所述深度尺固定于所述分隔管的管壁外侧,所述分隔管为筛管,所述注药管为圆管,所述管内分隔器为圆环结构,所述管内分隔器的圆环上设置有尺寸与所述注药管直径相匹配的圆形开孔,所述注药管穿过所述管内分隔器上的所述圆形开孔,所述管内分隔器固定于所述分隔管内;所述阻隔器为套设于所述分隔管的管壁外侧的橡胶囊结构,所述阻隔器与所述管内分隔器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分隔管与所述阻隔器设置于注入井中,所述盐溶液注入管与所述阻隔器为连通的一体化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设置一个所述管内分隔器进行单层注药,所述注药管为单管注药管,所述管内分隔器上设置一个所述圆形开孔,所述单管注药管穿过所述圆形开孔套设于所述管内分隔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设置多个所述管内分隔器将所述分隔管内分为多个注药层,所述注药管个数与注药层数相等,所述注药管的长度根据各注药层的高度设置,每个所述管内分隔器的所述圆形开孔的设置个数与所述注药层的所述注药管个数相等,每个所述注药管穿过所述管内分隔器的圆形开孔到达对应的注药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管内分隔器的圆环结构外圈为膨胀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阻隔器的内侧与所述分隔管紧密贴合,所述阻隔器的外侧为弧状结构,所述阻隔器在注入盐溶液后膨胀充满于所述阻隔器与所述注入井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深度尺为设置有计量刻度的不锈钢尺或塑胶尺,所述深度尺的最小刻度单位为1毫米,所述深度尺为挠性或柔性结构,所述深度尺的前端固定于所述分隔管的顶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注药管的管径随所述注药管个数的增加减小,所述圆形开孔的直径与所述注药管的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废弃农作物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