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6602.7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查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发华 |
主分类号: | B62M6/50 | 分类号: | B62M6/50;G01P3/4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瞿海武 |
地址: | 2464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自行车 安装套 中轴 霍尔传感装置 隐藏式 感应探头 安装槽 固定套 电路板 霍尔传感器 磁环 外壁 电动车技术领域 电路板固定 磁环固定 固定结构 轴向定位 转速检测 固定的 外周面 底面 上套 向内 侧面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助力自行车中轴转速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本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包括中轴和霍尔传感器,中轴上套设有安装套和固定套,中轴与两固定套轴向定位,霍尔传感器包括磁环、电路板和感应探头,磁环固定套设在中轴上,固定套与安装套之间设有能够对安装套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安装套外壁上具有向内凹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面低于安装套的外壁,电路板固定在安装槽内,感应探头固定在电路板的侧面上,且感应探头与磁环的外周面相对。本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的检测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助力自行车是电机与脚踏板共同提供动力的电动车,在助力自行车的车架中部具有一个安装孔,在安装孔内穿设有中轴,该中轴的两端连接脚踏板曲柄,用于脚踏,中轴通过链轮或者齿轮传动脚踏动力,而当电机启动时需要结合脚踏的速度来决定动力的输出大小,因此需要对中轴的转速进行测量,由于车架安装孔的空间有限,因此目前较多的速度传感器是安装在安装孔外部,容易受到损坏,针对该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133091.2)公开了一种隐藏式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将感应产生件定位套设于主轴上,而主轴安装于常用五通内部,并且将感应接收件定位安装于五通内侧和外侧中的一种,且能够接收到感应产生件产生的感应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虽然感应产生件被套设在了主轴上,但是并没有公开感应接收件如何安装在五通的外侧或者内侧,由于不同型号的助力自行车均具有主轴、车架安装孔等结构,因此主轴和车架安装孔通常具有标准的尺寸,装配后两者之间是存在空隙的,如果感应产生件采用的是磁环等通过磁场传递感应信号,那么感应接收件如果位于五通外侧,那么随着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磁环的逐渐消磁,会导致感应接受件接收不到感应信号,检测精度下降,而如果将感应接收件安装于五通内侧,五通与主轴之间虽然有空隙,但是如果通过该空隙开安装感应接收件那么又显得狭小,不利于安装,同时感应接收件体积较小,不易固定,在长期使用颠簸过程中容易导致感应接收件松动,从而影响检测精度,针对上述感应接收件位于五通内侧或者外侧的不利因素,更容易想到的是直接在五通上开孔,然后将感应接受件固定在孔内。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请号:98242684.4)公开的一种电动助力车传感器,中轴上固定套设金属环,中轴筒上开孔,将碳刷固定在孔内,但是由于碳刷在径向上缺乏有效的定位结构,其向内与金属环相抵靠,不易于控制抵靠力度,容易出现抵靠过度或者感应不够,且容易在长期使用颠簸过程中出现松动,而中轴是通过两端的端盖以及轴承进行轴向定位,而中轴筒仅仅套设与两端盖外部,可能通过其他部件定位,这也容易导致金属环与碳刷在轴向出现偏差,从而降低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用于解决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隐藏式助力自行车霍尔传感装置,包括中轴和霍尔传感器,所述中轴上套设有安装套和两个用于固定安装在车架安装孔内的固定套,所述中轴与两固定套轴向定位,所述安装套位于两固定套之间,所述霍尔传感器包括磁环、电路板和感应探头,所述磁环固定套设在中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与安装套之间设有能够对安装套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所述安装套外壁上具有向内凹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面低于安装套的外壁,所述电路板固定在安装槽内,所述感应探头固定在电路板的侧面上,且感应探头与磁环的外周面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发华,未经查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