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66219.1 | 申请日: | 2018-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范茗侨;解欢;李常青;冷德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 |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护套 夹子组件 空心管状 高频电切 空心拉杆 近端 远端 驱动 出血部位 导线连接 电极移动 高频电流 液体流通 液体入口 粘膜组织 注射液体 组织切割 止血 操作线 弹簧管 隆起 粘膜 可用 下层 清洗 注射 移动 | ||
1.一种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包括:
处理部、护套部、操作部;
所述处理部,位于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的远端,包括电极用于组织切割和注射液体,所述电极相对于护套部的远端可以推出或收回,所述电极具有沿着轴向延伸的空心管状部;夹子组件用于组织止血,所述夹子组件相对于护套部的远端可以推出或收回,所述夹子组件包括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一销轴,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通过第一销轴连接,驱动第一销轴可实现夹子组件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护套部,位于所述处理部的近端,包括空心拉杆,所述电极的近端可穿过近端空心拉杆的内部向远端延伸,所述空心拉杆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连接,操纵空心拉杆可驱动夹子组件相对于护套部的远端推出或收回;绝缘外管,所述绝缘外管具有沿着护套部的轴线延伸的管腔,可容纳空心拉杆和夹子组件;
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护套部的近端,包括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极的高频电流接头;通过操作线驱动所述电极移动的组件;驱动所述空心拉杆移动的构件;以及可以使液体流通到所述电极的空心管状部的液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远端从空心管状部的轴线垂直方向向外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电极的空心管状部横截面的半径,向外延伸部分在电极的远端末端形成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横截剖面为发散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部还包括,第二销轴,第三销轴,第四销轴,第五销轴,第一钳臂,第二钳臂,第三钳臂,第四钳臂,所述空心拉杆还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三钳臂和第四钳臂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钳臂和第一钳臂通过第三销轴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第四钳臂和第二钳臂通过第四销轴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分别通过第五销轴和第二销轴与所述空心拉杆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臂和第三钳臂呈钩式结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第二钳臂和第四钳臂呈钩式结构可活动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部还包括弹簧管,外嵌在空心拉杆的外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拉杆的远端外表面覆有固定座,固定座连接弹簧管的远端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夹子组件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呈十字交错状,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形状对称,从而形成夹子组件的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可以外覆镀膜或陶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极空心管状部外表面上设有卡件,在所述空心管状部外壁设有限位块,通过所述限位块和所述第一销轴配合控制所述电极向远端伸出的最大距离,通过卡件,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配合,控制所述电极向远端伸出的最小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为块状、环状或管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块状或环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芯杆,沿着高频电切开刀的轴向延伸,芯杆的远端与绝缘外管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为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芯杆前后滑动可以使夹子组件伸出或缩回。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高频电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为拇环,设于操作部近端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62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准手术能量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窥镜用带注射针的高频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