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及其用于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5901.9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单明军;杨庚涵;田世伟;何连雨;彭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渗沥液处理 依次连接 固液分离单元 排放 垃圾渗沥液 微生物处理 沉降单元 回收利用 污染物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 固液分离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 缺氧生物处理 污泥干燥机 污泥浓缩池 污泥脱水机 储水单元 锅炉焚烧 加药单元 排水单元 物化沉淀 沉降 沉降池 净化液 恒流 污泥 沉淀 过滤 净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包括储水单元、沉降单元、加药单元、微生物处理单元、排水单元、固液分离单元;所沉降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恒流沉降池与物化沉淀池,所述微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微型缺氧生物处理装置以及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与污泥干燥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进行垃圾渗沥液处理,其垃圾渗沥液被净化后部分回收利用,部分被排放,排放的净化液中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国家标准规定的排放浓度的30%以下,经过沉降、沉淀和过滤得到的污泥也经固液分离处理后进行外运清埋、锅炉焚烧或回收利用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渗沥液等废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及其用于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还包括堆积的准备用于焚烧的垃圾渗漏出的水分。垃圾渗滤液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二次污染,是建设和运行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垃圾渗滤液的水质复杂,污染物的浓度高,例如:COD的含量高达30000~70000mg/l,NH3-N的含量高达2500~3000mg/l。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时,通常直接对废水处理装置中的铜管等管线上电,对渗沥液进行加热,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水转变成水蒸汽,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水和杂质分离,并分别对水蒸汽和杂质进行相应的处理,以达到垃圾渗滤液较少甚至零排放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电源直接对管线上电,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加热的,需要的电能较高,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成本高,对剩余废渣的处理不完备,因此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及其用于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纯的MVC蒸发技术存在易结垢、清洗频繁的缺陷及对于高COD,高氨氮废水处理成本高、适用性差的缺陷。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包括储水单元、沉降单元、加药单元、微生物处理单元、排水单元、固液分离单元;所沉降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恒流沉降池与物化沉淀池,所述微生物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微型缺氧生物处理装置以及好氧生物处理装置,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与污泥干燥机;其中,所述沉降单元通过恒流沉降池与所述储水单元连接,所述沉降单元通过所述物化沉淀池与所述加药单元连接;所述厌氧生物处理装置通过设有水泵的管道分别与所述物化沉淀池、接触氧化池以及固液分离单元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所述沉降单元、微生物处理单元之间设置泥泵。
作为优化,所述加药单元中设置药量控制装置。
作为优化,所述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作为优化,所微型缺氧生物处理装置为缺氧池,所述接触缺氧池内设有潜水搅拌机。
作为优化,所述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为接触氧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上设置鼓风机,所述接触氧化池底部设有曝气器。
作为优化,所述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与微型缺氧生物处理装置之间设置过滤筛,所述微型缺氧生物处理装置与好氧生物处理装置之间设置过滤筛。
作为优化,所述过滤筛筛孔直径为0.1mm以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垃圾渗沥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垃圾渗沥液储存于储水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5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除磷工艺
- 下一篇:一种炭质生物媒生物除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