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3781.9 | 申请日: | 201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倪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建华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A01N37/40;A01N37/02;A01P1/00;A01P3/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提取植物 植物农药 组份 杀菌 浸泡 减压分离 减压分馏 杀虫效果 农药 混和液 滤液泵 浓缩锅 银杏酸 乙醇 虫害 丁酸 去渣 洗净 抑菌 辛酸 防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将洗净的银杏外壳磨至细后加入水或95%乙醇中,搅拌浸泡;将浸泡后的混和液离心,分离去渣,将滤液泵入浓缩锅中,减压分馏,在0.08‑0.09Mpa的真空度下收集48‑70的组份即为植物农药。该组份中含银杏酸、丁酸、辛酸等具有抑菌、杀菌、防治虫害的作用,且减压分离出的植物农药利用率高,具有显著的杀菌、杀虫效果,适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
背景技术
银杏树为我国特有树种,亦是重要的经济植物,有活化石之称,亦有浑身是宝之谈,其果实更兼备食用与药用二大功能。近年来,银杏及其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均对其进行了深度开发,相继研发出多种药品,保健品及化妆品,获利可观,在我国,在银杏的综后利用上也越来越重视,然后对银杏壳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往往作为废弃物扔掉,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将洗净的银杏外壳磨至细后加入水或95%乙醇中,搅拌浸泡;将浸泡后的混和液离心,分离去渣,将滤液泵入浓缩锅中,减压分馏,在0.08-0.09Mpa的真空度下收集48-70的组份即为植物农药。
所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银杏外壳研磨至30-80目。
所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银杏外壳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浸泡时间为5-12小时。
所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银杏外壳与95%乙醇的质量比为1∶3-5,浸泡时间为3-6小时。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份中含银杏酸、丁酸、辛酸等具有抑菌、杀菌、防治虫害的作用,且减压分离出的植物农药利用率高,具有显著的杀菌、杀虫效果,适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将洗净的银杏外壳磨至细后加入水或95%乙醇中,搅拌浸泡;将浸泡后的混和液离心,分离去渣,将滤液泵入浓缩锅中,减压分馏,在0.08-0.09Mpa的真空度下收集48-70的组份即为植物农药。
所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银杏外壳研磨至30-80目。
所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银杏外壳与水的质量比为:1∶5-10,浸泡时间为5-12小时。
所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其特征是:银杏外壳与95%乙醇的质量比为1∶3-5,浸泡时间为3-6小时。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用银杏外壳提取植物农药的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组份中含银杏酸、丁酸、辛酸等具有抑菌、杀菌、防治虫害的作用,且减压分离出的植物农药利用率高,具有显著的杀菌、杀虫效果,适后工业化生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建华,未经倪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7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苗圃专用高效除草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大豆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