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3078.8 | 申请日: | 201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4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渤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6 | 分类号: | B63C9/26;B63C9/08;B63C9/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绳索 滑槽 船舶设备 滚轮 活动连接有 螺栓 安全带 气囊 拉环 内腔 踏环 通孔 漂浮 把手 螺纹连接 固定块 套接 转轮 背面 电机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所述转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外层的下部套接有漂浮气囊,所述绳索正面下部的中部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有六个通孔,所述绳索两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安全带,所述绳索两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绳索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腔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背面与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连接块远离滑槽一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踏环。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机、通孔、安全带、把手、漂浮气囊、滑槽、滚轮、螺栓和踏环,使得该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上运输工具在运输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海上的风浪以及环境变化较为频繁,因此,所有的船舶都会配备相应的救生设备。
目前,传统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较为简单,在船员落水之后,一般都将带有漂浮气囊的救生绳索抛入水中,然后将落水人员拉起,而施救人员在对其施救时,通常需要跳入水中或者抓住救生绳索滑入水中,较为不便,而且直接跳水的话,还容易受到海水的冲击,这就导致传统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具备实用性较强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救生的船舶设备,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正面通过输出轴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外层的下部套接有漂浮气囊,所述绳索正面下部的中部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有六个通孔,所述绳索两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安全带,所述绳索两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绳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内腔贯穿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所述绳索两侧的上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腔相对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背面与正面均活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正面与背面相对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连接块远离滑槽一侧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踏环。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吊环,且吊环内腔的尺寸与挂钩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拉环位于把手与救生气囊之间,所述拉环与把手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且拉环与漂浮气囊之间的距离为60厘米。
优选的,所述安全带为首尾相连的环形结构,且安全带的宽度为15厘米。
优选的,所述滑槽位于绳索的上方,且滑槽的长度为绳索长度的五分之三。
优选的,所述滚轮的中部为内陷机构,且两个滑槽内腔相对的一侧分别贯穿两个滚轮中部并延伸至内陷结构的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机、通孔、安全带、把手和漂浮气囊,使得启动电机,电机正向转动并释放绳索,绳索带动漂浮气囊向下运动并漂浮在水面,落水人员可以抓住漂浮气囊,漂浮气囊能够有效对落水人员进行支撑并让其漂浮在水面上,落水人员用手抓住把手然后将安全带带套在腋下,能够更好的进行支撑,而绳索在水面上,水流能够顺利通过通孔并减少对绳索的冲击力,能够更加稳定的对落水人员进行支撑,从而实现了该救生设备实用性较强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渤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渤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3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