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脱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2946.0 | 申请日: | 201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敬亮;李继平;马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敬亮;李继平;马蓝 |
主分类号: | D21F7/00 | 分类号: | D21F7/00;D21G9/00;B27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底座 稳定支座 脱水 螺栓 上方表面 脱水装置 造纸 电机 连接管道 连接中轴 插入连接 固定支脚 压缩成型 运输处理 主体两侧 扬尘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连接中轴、稳定支座、脱水主体、电机、连接管道,所述稳定支座通过螺栓设于固定底座上方,所述稳定支座设有2组,并分别设于脱水主体两侧,所述连接中轴插入连接于稳定支座内部并与脱水主体相连接,所述脱水主体通过螺栓设于固定底座上方表面,所述电机设有2个,所述电机设于同一平面上,并通过螺栓设于固定底座上方表面,所述连接管道设于固定底座右侧上方表面,所述固定底座设有固定支脚,本发明实现了该造纸脱水装置在使用时可及时的将造纸残渣进行压缩成型处理,避免处理时空间的浪费,为后期的运输处理等提供便利,并且有效避免残渣形成扬尘,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造纸脱水装置,属于造纸脱水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分有机制和手工两种形式。机制是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手工则用有竹帘、聚酯网或铜网的框架,将分散悬浮于水中的纤维抄成湿纸页,经压榨脱水,再行晒干或烘干成纸。机制和手工两种造出来的纸最大区别在于,由于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机制纸采用机器打浆,纸浆纤维被打碎。使得手工纸在韧性拉力上大大优于机制纸;
造纸生产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随着机械造纸技术的发展,造纸脱水后的残渣处理为人们带来许多负担,造纸脱水装置在脱水后常常将残渣直接排出,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残渣占有空间大,不利于后期运输处理,还容易造成扬尘,降低环境质量,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造纸脱水装置,以解决脱水后的残渣占用空间,不便于运输处理,易造成扬尘污染环境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造纸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连接中轴、稳定支座、脱水主体、电机、连接管道,所述稳定支座通过螺栓设于固定底座上方,所述稳定支座设有2组,并分别设于脱水主体两侧,所述连接中轴插入连接于稳定支座内部并与脱水主体相连接,所述脱水主体通过螺栓设于固定底座上方表面,所述电机设有2个,所述电机设于同一平面上,并通过螺栓设于固定底座上方表面,所述连接管道设于固定底座右侧上方表面,所述固定底座设有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设有4组,所述固定底座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固定支脚通过螺栓依次分布于固定底座底面四周顶角下方,所述脱水主体设有残渣压缩装置,所述残渣压缩装置与脱水主体贯通连接,所述残渣压缩装置由残渣进料盒、保护外壳、电源接入箱、电磁线圈连接装置、液压压缩装置、压缩操作台、传送带组成,所述残渣进料盒与脱水主体相互贯通连接,并设于脱水主体下方,所述固定外壳左侧一端焊接于残渣进料盒右侧表面上,所述固定外壳底部焊接于压缩操作台上方表面,所述电源接入箱设于保护外壳内部上方,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源接入箱设于电磁线圈连接装置上方,所述电磁线圈连接装置右侧一端与固定外壳相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连接装置左侧一端与残渣进料盒嵌套连接,所述液压压缩装置设于残渣进料盒与电磁线圈连接装置下方,所述液压压缩装置设于保护外壳内部右下角,所述传送带设于压缩操作台下方,所述电源接入箱设于残渣进料盒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残渣进料盒设有出料口、恢复弹簧、电源接触头,所述出料口与残渣进料盒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出料口连接于残渣进料盒下方中间,所述恢复弹簧上部一端焊接于残渣进料盒底面上,所述恢复弹簧底部一端与压缩操作台相连接,所述电源接触头设于残渣进料盒右侧表面上,并设于保护外壳内部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壳设有伸缩调节卡位、连接滑轨,所述伸缩调节卡位嵌套连接于保护外壳上,所述连接滑轨嵌入连接于保护外壳内部右侧,并通过螺母旋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敬亮;李继平;马蓝,未经何敬亮;李继平;马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热汽烘缸及其应用于余热利用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本色纸杯原纸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