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NO3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2258.4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和平;钟亮;吕盘龙;王振;石凌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复合污染物的生物还原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以NO3‑还原甲烷基质生物膜中六价铬的方法。包括:向无机培养基中添加Na2CrO4和NaNO3,在微氧条件下备用;将模拟废水引入甲烷基质膜生物反应器中,加入CrO42‑和活性污泥后自循环获得菌液;采取连续流方式向反应器引入模拟废水和CH4,分阶段控制进水中NO3‑的浓度;每运行一个阶段,都确保出水中CrO42‑和NO3‑浓度达到稳定状态至少10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NO3‑的高负荷对Cr(VI)的还原有显着的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起初涉及Cr(VI)还原的亚栖热菌属随着NO3‑的引入而下降,在添加NO3‑之后α变形菌富集;而当除去NO3‑时,β变形菌变得重要,表明其可以作为Cr(VI)还原的潜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污染物的生物还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NO3-还原甲烷基质生物膜中六价铬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铬(Cr)是一种重要合金元素,在行业中应用很广泛(如:石油精炼,电镀,染料和木材保存等)。这些行业中产生了大量的含铬污染废水,其中CrO42-是主要含铬污染物。Cr(VI)对生物体有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对人体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美国环保局定义饮用水中铬的最大污染限制值(MCL)为100μg-Cr/L。同时,硝酸盐(NO3-) 在农业肥料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含铬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一般都伴随着高浓度的硝酸盐(NO3-)和亚硝酸盐(NO2-)。NO3-及其还原中间体亚硝酸盐(NO2-)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它们会导致婴儿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饮用水中NO3-和NO2-的MCL分别为10和1mg N/L(USEPA,2015)。
Cr(VI)和NO3-的生物还原由于其经济和环境角度出发都优于物理化学修复,在过去几十年引起了极大兴趣。将Cr(VI)还原成Cr(III)是解决含Cr(VI)废水的可行方法。 Cr(VI)具有高溶解度,而Cr(III)是溶解度很低的,可以以Cr(OH)3的形式沉淀,并且 Cr(III)的毒性比Cr(VI)低100倍。将NO3-还原成N2能使其完全无害。
Cr(VI)和NO3-可以在各种生物反应器中同时降低。SahinkayaKilic(2014)等应用以硫为电子给体的柱式反应器。
因为CH4相对便宜且来源广泛,基于甲烷的MBfR是一种甲烷向生物质供应CH4的新颖而有前途的方法。其中CH4通过中空纤维膜的壁扩散,并被附着在纤维外壁上的生物膜氧化。基于CH4-MBfR中,同时Cr(VI)和NO3-生物还原从未被探索过。因此,本发明研究的目标是探究基于CH4-MBfR中Cr(VI)和NO3-生物还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生物膜的群落结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