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糖分的远红外竹原纤维敷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2142.0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8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卢亢;韦加娜;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46 | 分类号: | A61L15/46;A61L15/44;A61L15/28;A61L15/4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晓霖;陈伟贤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分 红外 纤维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糖分的远红外竹原纤维敷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竹原纤维中引入纳米远红外粉,并在加工制备医用纺制品敷料时将糖分与竹原纤维复合,最终形成的功能敷料具有抗菌、抗炎、清创、除臭、止痛、促进组织愈合等多重功效,特别适合于各类急慢性伤口和复杂伤口的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功能性敷料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糖分的远红外竹原纤维敷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尤其是难愈合的慢性伤口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慢性伤口的治疗周期长、难度大,且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容易给病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伤口护理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伤口消毒和更换敷料,目前的研究认为,清创技术、清洁伤口方法的合理应用、敷料正确选择与合理应用、正确覆盖伤口方法的实施以及局部药物使用都与伤口愈合密切相关。其中,国内外学者关于敷料的研究繁多,传统敷料如纱布、绷带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创面粘连、保湿性差、易感染、无促进愈合作用等问题。
糖类用于护理伤口的历史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在抗生素发现之前,糖类疗法一直是伤口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抗生素发现之后,其应用才逐渐被抗生素所取代。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临床研究者又开始对治疗感染的古老方法进行重新评价,其中包括糖类及蜂蜜疗法。在国外,糖类及蜂蜜作为一种重要的伤口治疗方法,在远古时代便有记载。1679年,研究者就发现将砂糖撒在感染的伤口上,坏死组织脱落加速,伤口变得清洁。随后的研究表明,糖类在治疗溃疡性伤口方面也具有奇效。现有技术中,关于对糖类护理伤口,尤其是蜂蜜对伤口的护理效果,已有不少的临床报道反馈其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糖类或质量不佳的蜂蜜其本身结构的固有特性,一方面容易滋生细菌,另一方面其功能的单一性导致其的护理伤口时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因此,其难以适应于较复杂的伤口或慢性伤口对敷料的护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克服现有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抗菌、抗炎、清创、除臭、止痛、促进组织愈合的含糖分的远红外竹原纤维敷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糖分的远红外竹原纤维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糖分混悬液的制备:按重量份数计,将1~5份的壳聚糖与50~200份的稀醋酸充分搅拌溶解后形成A液,将10~50份的蜂蜜与0.1~2份的制霉菌素充分搅拌均匀形成B液,然后将A液与B液充分混合即形成糖分混悬液;(2)远红外竹原纤维的制备:将竹原纤维充分浸于去油液和粗化液中进行去油和粗化处理,洗净后浸渍于远红外复合整理液中,浸渍的浴比为1:10~15,浴液温度为25~50℃,浸渍时间为30~60min;(3)功能敷料的加工形成:将上述远红外竹原纤维经拉伸、定型、干燥后,浸渍于糖分混悬液中,或将糖分混悬液喷涂于远红外竹原纤维上,其后再经开松、梳理、铺网、针刺、整烫、收卷,最后经分切、包装、灭菌,得到含糖分的远红外竹原纤维敷料。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稀醋酸的体积分数为0.5~1%。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蜂蜜为桃金娘科属植物蜂蜜,即经蜜蜂对桃金娘科属植物采集而生成的蜂蜜。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去油所用的去油液制备方法为:将氢氧化钠5~15重量份、乙酸钠30~60重量份、碳酸钠30~60重量份加入蒸馏水中配制而成。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粗化所用的粗化液制备方法为:将高锰酸钾1~10重量份、浓度为98%的浓硫酸1~10重量份加入蒸馏水中配制而成。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远红外复合整理液由以下成分构成:30~50g/L的纳米远红外粉体,15~30g/L的纳米远红外分散液SK-814,15~20g/L的交链剂AF6600,20~40g/L的护肤加工剂SEW32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泰宝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2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性海藻纤维基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